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数字经济下灵活就业发展机制及趋势研究

数字经济下灵活就业发展机制及趋势研究

admin 1年前 940 0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驱动力,在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现有产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力市场受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平台经济零工经济、共享经济等各类新型经济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就业市场和工作模式也受到新经济模式的影响而不断出现变革趋势,灵活就业则以一种新的就业形态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中,灵活就业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数字化技术影响灵活就业

数字经济是一个不断演化的概念,随着生产要素变化、载体转变、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治理方式等各方面的变革,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

数字化技术颠覆传统,促进灵活就业形式多元化。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驱动的平台型就业使灵活工作模式更加多元,包括从事临时工、季节工、基于项目或任务的合同工等临时就业形式;通过自身知识或技能从事各类自由职业的就业形式,如自由撰稿人、独立中介服务工作者等;通过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的自雇型就业;通过各类创业创新平台实现众包就业、网店就业、创业就业等形式。

数智平台赋能拓宽应用场景,扩大灵活就业规模。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和互联网及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推动了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台经济是灵活就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经济载体形式,创造或衍生出新的经济活动或市场,不断拓宽灵活就业应用场景。平台型组织灵活用工规模往往比较大,由此带来大量的灵活就业机会。

数字化技术助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灵活就业内容多样化。数字经济新动能之所以能在整体上创造了大量的灵活就业机会,关键在于其产业融合功能与就业的联动效应。依托数字经济的灵活就业,既包括新就业形态的创造和创新,也有对传统用工方式的渗透和改造。如当前遍布“互联网+”的灵活就业类型,既包括数字产业化领域的自媒体作者、全媒体运营师、短视频创作者等,也包括产业数字化领域的外卖骑手、网约配送员、城市管理网格员等多种新职业。

数字生态拓宽灵活就业空间,同时造成群体技能出现分化。数字化背景下,平台经济与劳动者的关系不再是“企业-员工”,而是“平台-员工”,打破了传统组织边界,降低了市场进入壁垒和进入门槛,促进各类群体参与灵活就业,从而造成灵活就业群体技能的分化,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现象。个人的就业能力更多地体现在所掌握的技能上,传统的体力劳动者和新体力劳动者因为技能低、经验少,更容易受到冲击,这就要求灵活就业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以在就业市场站稳脚跟。

大数据算法分析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升灵活就业质量。互联网平台横向连接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企业,基于大数据的技术运算,通过对用工需求和供给的分析,得出最优对接方案快速响应,有助于促进现有岗位和求职者的匹配,减少资源浪费;同时,移动智能终端为发布和查找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的跨空间性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从而显著缩短企业搜寻时间以及求职者待业转岗时间,将灵活就业从业者安排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的工作岗位上,实现弹性管理,满足弹性需求,进一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并帮助大量从业者获得收入。

数字化时代灵活就业发展趋势研判

数字经济促进参与主体网络化,灵活就业生态持续优化。数字经济时代强调的是范围经济,是在资源共享情况下,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和分工协作,这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规模经济所不同的。不同于工业时代的做大逻辑,数字经济时代的思路是做优逻辑。这种网络化模式通过重新打造多元化主体构成的生态系统,促进与产品生产和相关服务挂钩的价值网络中更多灵活就业机会的增加,以网络化方式为实现价值汇聚共赢提供了可能,从而持续优化灵活就业生态。

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加快,灵活就业模式向知识技能领域岗位纵深扩展。数字经济与新就业形态方兴未艾,在数字技术、智能化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态势下,产业活力不断释放,在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的同时,就业质量和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灵活就业需求从基础劳力型工作向更复杂的技术性、专业性工作延伸,数字经济时代下灵活就业的思路也要从扩展逻辑走向深耕逻辑,未来灵活用工模式的应用范围将从非技能型岗位向需要技术、能力、知识的岗位纵深。

新基建加快推进,灵活就业更加包容普惠。“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将坚持效率效益与包容普惠并重,为实现包容普惠的就业带来更多可能。数据资源所具备的非排他性、可重复利用、可无限增长、可多人共享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具有数字素养的各类重点就业群体都有机会享受大量数据资源带来的价值增值。关注欠发达地区数字技术设施和互联网服务的覆盖、关注困难群体数字素养的提升、关注老年人使用智能网络应用的能力等,未来有助于催生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包容性灵活就业新岗位、新职业。

数字化平台与灵活用工双向互动,就业韧性日益强化。当前,灵活用工主要集中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企业中,一方面,用工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搭建平台,实现内部和外部数据的高效互联互通,推动用人模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创造出更多灵活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就业打破岗位时空限制,脱离单位的就业人员逐渐增多,灵活就业蓬勃发展下,数字技术浪潮会产生更多短期性的工作,且通常是通过在线平台链接劳动者,使得企业用工发展趋势更加平台化,组织形态更加扁平化、平台化、网络化,用工流程更加简洁化,用工模式更加多元化。

灵活就业将是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就业形式,但不会全面取代传统就业。从数字经济以及国内外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灵活就业未来并不会全面取代传统就业,以传统雇佣关系为特征的就业不会终结。一是目前我国劳动力总量已经减速进入下降通道,新成长劳动力和熟练劳动力大幅减少,且生育率降低,老龄化加速。如果按照现有规模及年均增长速度计算,未来三十年灵活就业的规模都不会超过正规就业;二是重点就业群体高校毕业生受疫情影响更青睐进入体制内,部分灵活就业从业者渴望稳定工作的意愿仍然强烈。


相关文章

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这样推行精准化服务!

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这样推行精准化服务!

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目前,人社部正在推进数字人社建设行动那么,如何推行精准化服务构建优质便捷服务新模式?快来看看吧!01大力推行主动服务运用大数据精准识别政策享...

广州荔湾:以“新型零工+”市场,着力打造零工就业服务新模式

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荔湾区获悉,广州市荔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荔湾区人社局”)利用“一个示范,两个中心”试点工作契机,着力打造“新型零工+”市场。通过融合政务自助服务、共享办...

首家灵活用工市场正式启动运营

首家灵活用工市场正式启动运营

本报讯(记者 王 静 通讯员 程建洲)近日,栾城区灵活用工市场揭牌,这标志着该区首家零工市场正式启动运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近年来,栾城区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灵活用工平台任务是企业未来发展变革的助推器

灵活用工平台任务是企业未来发展变革的助推器

目前,大部分人对于工作的概念还是停留在“岗位”“职位”之上的,也就是雇佣关系,但是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很多时候固定岗位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是解决不了一些问题的。比如企业的一些临时性的工作...

河北石家庄:架起灵活就业供需桥梁

河北石家庄:架起灵活就业供需桥梁

转自:中工网原标题:架起灵活就业供需桥梁(主题)——河北石家庄灵活就业市场探访(副题)中国财经报记者 刘祎璠 通讯员 赵志峰 东冰“今天向大家推荐的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客服岗位,主要工作内容是...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号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要求,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合理有序建立健全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制度,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永州经开区 “小零工”服务就业大民生

永州经开区 “小零工”服务就业大民生

今年以来帮助企业新招员工三千多人华声在线11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寒露 通讯员 刘佳宾 黄小艳)今天上午,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零工市场挤满了前来寻找零工的群众。零工市场内有业务洽谈室、劳动争议调解室...

永济市零工市场帮助零工实现灵活就业

永济市零工市场帮助零工实现灵活就业

近年来,永济市零工市场通过各种措施,在服务好求职者的同时帮用工方找到合适的工人。让越来越多的零工从“马路边”走到“市场中”乃至于“手机上”,实现就业从“零”到“灵”,帮助更多人就业。告别清晨“站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