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让零工市场赋能灵活就业

让零工市场赋能灵活就业

admin 2年前 1303 0

打零工就是打短工,具有门槛低、时间自由、现结工资、灵活性强等特点,对促进大龄和困难人员就业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推动零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能够更好地盘活并连接起劳动力需求端和供给端的资源,促进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

近年来,零工经济发展迅速。在雇佣双方短期或临时的劳动契约安排之下,用人单位拥有了更低成本、更加便捷的用工方式,劳动者就业更加灵活。

打零工就是打短工,具有门槛低、时间自由、现结工资、灵活性强等特点,对促进大龄和困难人员就业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以打零工为主要特征的零工经济,就业包容性强,市场潜力大,如今吸纳了不少劳动力就业。以笔者所在的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为例,全区共有家具企业7000多家,仅家具产业及相关产业链从事体力劳动的零工人员就有3万余人。

零工就业具有很强的临时性,雇佣双方多采取口头协议或简单书面协议的形式确定用工关系,一般没有规范性的劳动合同文本和格式。双方在责任、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约定较为模糊,一旦发生纠纷难以及时有效处理。不少零工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技术水平不高,缺乏职业规划,长期发展方向不明晰。零工人员的就业稳定性较差,往往存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人员“三不固定”。有人找工作时随行就市,常常处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状态,雇佣双方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劳动力市场错配。

建设零工市场,可以打破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壁垒,不仅能为零工人员提供精准的就业服务,还可以有效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特别是在共享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零工市场有了新内涵,成为新型人力资源对接平台。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推动零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能够更好地盘活并连接起劳动力需求端和供给端的资源,促进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

首先,建好市场。把握零工市场发展的规律,科学分析零工经济发展态势,在零工人员相对较多的区域加快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将零工市场从室外搬进室内,优化零工市场的硬件和设施,构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为零工人员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在零工人员集中的求职地点,可就近设立服务场所,让零工市场不再自发无序。

其次,规范管理。规范零工市场日常运行,出台适用零工经济相关行业的规则,明确雇主和雇工应当承担的责任。加强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指导和督促用工主体合理确定招聘条件,规范招聘行为,依法合规用工。严厉打击黑中介、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零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最后,优化服务。明确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配备专业的服务人员,提升零工市场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可以针对不同的工种,划定相应的服务区域,实现用工方和求职者精准、快速对接。加强技术手段运用,为零工人员提供信息化就业服务。引导有培训需求的零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对就业困难零工人员加强就业帮扶,帮助他们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相关文章

黑龙江佳木斯:“四维联动”破解企业用工难

黑龙江佳木斯:“四维联动”破解企业用工难

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社局实施“上门对接+精准施策+数字赋能+跟踪回访”四维联动工作举措,构建企业用工保障服务闭环,为企业发展助力赋能。上门对接摸需求,...

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新规出台,对求职者有何利好?

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新规出台,对求职者有何利好?

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网信办29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管理的通知》,聚焦当前存在的虚假招聘、泄露求职者个人信息、就业歧视、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

盘点2018年企业灵活用工新趋势

盘点2018年企业灵活用工新趋势

  2018年已经来临,在国外,企业灵活用工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2014年全球共有26万余家灵活用工服务机构,灵活用工的人数达到6090万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灵活用工市场,有2%的人口是通过...

山西:推进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

山西:推进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

记者近日从山西省人社厅获悉:山西已建成24家零工市场。其中已经运营的12家,3月份提供零工岗位数13308个,当月服务零工5188人次,当月达成意向上岗1579人次。山西将“推动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

灵活用工平台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走出困境!

灵活用工平台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走出困境!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论是很多企业的发展都遇到了重重阻碍,而今后如何进行更好的发展,除了需要调整自身的发展创新之外,也需要依靠方方面面的帮助。随着201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平台经济健康...

我国灵活用工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有望成为新经济支柱

我国灵活用工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有望成为新经济支柱

人社部等多部门:我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左右,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社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农民工就业创业相关举措情况。“我国灵活就业从业...

新就业形态如何发展,关键在于灵活用工

新就业形态如何发展,关键在于灵活用工

随着企业用工成本急剧增加,很多用工单位将关注点转向灵活用工,追究根源,主要是因为人力成本逐年飙升,企业不堪重负,只能实施裁员甚至宣布破产。企业希望通过灵活用工模式降低企业在用工和管理方面的支出,令人高...

新业态用工权益保障政策观察②:北京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制度,福建等地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新业态用工权益保障政策观察②:北京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制度,福建等地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2022初,上海、安徽、陕西等地纷纷出炉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政策文件。事实上,在去年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后,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