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播、网约配送员、在线健身教练……新职业不断涌现、广受关注,新就业形态与互联网等新科技息息相关,是有别于标准就业和传统灵活就业的平台化组织用工和劳动者就业新形态。如何发挥灵活用工新业态积极作用,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灵活用工新就业形态是什么?
随着共享平台的大量涌现,原本招用1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被拆分成10个、100个甚至更多的灵活用工任务,通过互联网平台分包,让很多灵活用工从业者一起来承担这些任务,从而造就一批新的就业形态。这种新,体现为一批新就业岗位的涌现。
灵活用工模式大热也改变了就业模式
我国1亿灵活就业者中,约7800万人选择依托互联网的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容量大,很多岗位门槛不高,这能够助力大部分群体实现就业增收。平台就业规模大,有的就业门槛较低,可以实现精准就业扶贫。例如,在去年的1月到5月,新加入美团的107万外卖骑手,其中有7.3万是国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时,新就业形态的灵活性,也吸引了大量有本职工作的人参与灵活用工,以此来获得额外收入。
针对灵活用工新业态的劳动特点,职由人灵活用工平台研究制订平台就业的报酬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职业安全等有关劳动标准,保护劳动者权益。同时,建立适合新就业形态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劳动监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实现智能配置用工、提升人力效能、控制合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