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必看!这四个问题告诉你为什么灵活用工越来越受欢迎

必看!这四个问题告诉你为什么灵活用工越来越受欢迎

admin 5年前 4840 0

美国《民主期刊》(Journal of Democracy)上,尼克·哈诺尔和戴维·罗尔夫曾写下这样的句子:“终身制职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决心要将全职员工转换为承包人、供应商及临时工的新型经济。”可见如今灵活用工越来越被企业和个人重视。

灵活用工的范围有多广?

如今“灵活用工”在市场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在国内法律上并无定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关于我国灵活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中,把灵活就业人员分为自营劳动者、家庭帮工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等。照此来看,灵活用工是相对于正规用工而言的一种用工形式。事实上,这种“除全日制劳动关系以外的用工形式”的定义,确实获得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肯定。不过大家也提出担忧:这种定义方式概念未免太大,而过大的定义,对于有关部门制定后续政策或许会造成阻碍。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新业态下形成的各种“平台型用工”正在飞速发展。上海市总工会在为灵活就业群体定制的基本保障时,则将以物流快递员、家政服务员、护工护理员、网约送餐员、货运驾驶员等为典型代表的平台型灵活就业群体纳入其中。由此,上海《劳动报》结合多方释义,将“灵活用工”定义为:包含以非全日制用工为代表的时间上的灵活、以劳务派遣为代表的雇佣形式上的灵活、以业务外包为代表的服务形态上的灵活,以及以平台型用工为代表的就业形式上的灵活。如此一来,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身边都离不开灵活用工。

“新业态”与灵活用工有啥关系?

2019年7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三点措施:发展平台经济新业态、优化发展环境和推进“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技术与数字革命对传统用工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包括上班、考核、管理、沟通等模式的变化。自此呈现出工作可远程、地点不固定、沟通可随时、管理结果导向、工作可灵活等状态。由此可见,在互联网科技的促进下,灵活就业与灵活用工的就业与用工方式不断产生新机遇!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灵活就业,而平台经济下的灵活用工增加了就业岗位,让劳动力供需双方的对接变得更简单,不过也出现了很多用工争议。由于没有清晰区分平台用工中的不同形式,也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型劳动形式的特殊性,导致用老办法管理新业态的错位。新业态用工的法律依据是《电子商务法》,而灵活用工的依据则是《劳动法》,个人无论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或信息网络提供服务,还是通过线下方式提供服务,均属于“劳动行为”。因此,在劳动行为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均应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来进行救济。

“新业态”下,劳动者权益该如何保障?

一些新业态的用工劳动保障一直是灵活用工的“阿喀琉斯之踵”。近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优化新业态劳动用工服务指导意见,切实维护新业态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公告从用工方式、工时制度、保障机制、用工管理、培训服务、预防纠纷等方面为当前新业态劳动用工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是灵活用工休息权得到保障。新业态的企业和从业人员达成一致意见,可在劳动合同或相关协议中明确具体休息休假或经济补偿办法。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实行特殊工时制度。业务清淡时可采取集中放假、轮岗轮休、待岗培训等多项维护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的政策。尽量做到少裁员或者不裁员,促进就业稳定。

二是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得到保障。《意见》要求与新业态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企业应当与其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发挥新业态用工主体作用的平台,可以为从业人员及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非全日制用工与未与新业态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可以按规定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新业态从业人员可以按规定先行参加工伤保险。平台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的形式,把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转由商业保险承担。看来政策为新业态从业人员还是考虑很周到的!

三是允许采取灵活多样的劳动用工方式。《意见》从两个方面分别作出规定:第一,属于劳动关系类的劳动用工,依照劳动法律法规进行调整;第二,属于非劳动关系类的劳动用工,依照民事关系进行调整。新业态企业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可采用劳务派遣等用工方式;新业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使用非全日制用工的,可与从业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订立口头协议;新业态从业人员在不影响本企业工作任务完成且原单位未限制的情况下,可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灵活用工到底能带来什么?

灵活用工不只能提高效率,“灵活用工”模式的核心用来解决企业突增的、巅峰期的、季节性的人员需求,打破用工地域、用工时间的限制,从根源上解决企业用工难和人力成本问题。相比于建筑工人、家政保洁、话务客服等传统灵活用工岗位,软件开发、财务会计、创意策划等高级专业人才,也更愿意灵活就业,按专业成果通过灵活用工平台与企业进行合作。这种合作制关系,将成为企业主流用工模式!

从广义角度来说,灵活用工将会促进区域间高端人力资本的平衡,自由职业者整体流动趋势是从生存成本高、节奏快的发达城市流向生存成本低、节奏慢的小城市的,但这并不适用于新兴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因为在发达城市的工作机会更多,所以大多数的高端技术人才都集中在发达城市,其他城市想要发展新兴产业,就算给出很高的福利待遇,也很难获取到高端技术人才。因此,人才共享机制成为促进区域间高端人力资本平衡的重要措施。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灵活用工将在大到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新兴领域的健康发展,小到项目完成、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关文章

灵活用工发展背景及前景分析

灵活用工发展背景及前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趋势明显,从这几年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也在印证着这一点。从2012年的适龄劳动人口首次下降,之后每隔几年,都会听到人口增长放缓的消息。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不论是对于...

企业选择灵活用工平台优化用工方案,有效降低用工成本!

企业选择灵活用工平台优化用工方案,有效降低用工成本!

疫情过后,国家不断倡导以创新生产要素供给方式激活消费市场,发展就业新形态,来保就业、稳就业,因而个体创业、灵活用工等形式都受到了很大的鼓励。灵活用工平台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灵活用工、统筹税务的平台,对于...

哪些6月起施行的新法新政将影响灵活用工?

哪些6月起施行的新法新政将影响灵活用工?

随着6月的到来,又有一大波新的政策法规将要影响大家的生活了,对于关注灵活用工和灵活用工平台的企业个人而言,这些刚刚执行的新法规将会对灵活用工带来哪些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吧。 新的网络...

如何通过灵活用工解决劳动力成本问题

如何通过灵活用工解决劳动力成本问题

  2013年7月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修订版增加了对劳务派遣单位进行规范等内容。近年来,政府、企业、学界以及实业界的很多代表和专家围绕着如何保持经济发展与劳资利益平衡等问题, 产生过一波又一波的热烈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下的灵活用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下的灵活用工

近入21世纪以来,由于一、二线城市用工成本的提高以及国家政案的倾斜,一、二线城市的中心企业正在采用线上灵活用工向周边副中心及三、四线城市成较为偏远的内陆城市迁移。如总部在北京的某打车软件企业,先转移到...

灵活用工如何实现劳动力价值,解放企业活力

灵活用工如何实现劳动力价值,解放企业活力

中国是人口大国,过去5年,我国“灵活用工”有加快增长的趋势。一部分原因是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不断寻找低成本、快速的业务和人力配置模式,另一方面是新生代劳动力在现代社会,对“自由”的职业状态有了...

为保障灵活用工长远发展,沈阳市出台指导意见

为保障灵活用工长远发展,沈阳市出台指导意见

5月12日从沈阳市获悉,沈阳市印发了《关于优化新业态灵活用工劳动关系服务的指导意见》,切实维护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其中第五条提出,鼓励企业之间依法共享员工。 文件规定,鼓励有富余员工和...

灵活用工是后工业化时代的显著特征

灵活用工是后工业化时代的显著特征

关于灵活用工,我们之前的文章有很多理论上的讲解,今天我们从一个案例入手,讨论在后工业时代,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创业者来说,如何巧妙地利用灵活用工平台来平衡自己的收益与支出。毕竟在这个时代,做轻才是企业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