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

admin 2年前 1105 0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 司法部办公厅 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全国工商联办公厅 中国企联办公室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


人社厅发〔202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厅(局)、总工会、工商联、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司法局、总工会、工商联、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部署要求,着力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现就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以下简称一站式调解)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调解工作的重要性。近年来,平台经济迅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随之增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难、多头跑问题凸显。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抓前端、治未病”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协商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诉源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进一步强化多部门协同合作,实现各类调解衔接联动,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体化解,服务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二、探索构建一站式调解工作新模式。平台经济活跃、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较多地区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工会、工商联、企业联合会等单位应当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特点优势,积极探索打造“人社牵头、部门协同、行业参与”的工作格局,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合调解工作模式,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中心或者根据实际在相关调解组织增加联合调解职能,有条件的可设立一站式调解中心,做好各类调解衔接联动工作,合力化解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


三、规范有序开展一站式调解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56号)等法律政策,受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和用工合作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因劳动报酬、奖惩、休息、职业伤害等劳动纠纷提出的调解申请,并根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争议事实,遵循平等、自愿、合法、公正、及时原则,注重服务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并重,帮助当事人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四、优化完善一站式调解流程。接到现场调解申请,应当指导申请人写明基本情况、请求事项和事实理由并签字确认;接到通过网络等渠道发来的调解申请,应当及时审核申请内容、材料是否清晰完整并告知当事人。对属于受理范围且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应当尽快完成受理。对不属于受理范围或者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应当做好记录,并口头或者书面通知申请人。调解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结束,但双方当事人同意延期的可以延长,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5日。发生涉及人数较多或者疑难复杂、社会影响力大的劳动纠纷,应当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安排骨干调解员迅速介入,积极开展协商调解,并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做好联合约谈、现场处置等工作,推动重大集体劳动纠纷稳妥化解。


五、促进调解协议履行和调解与仲裁、诉讼衔接。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由一站式调解中心或者开展联合调解工作的调解组织制作调解协议书。建立调解协议自动履行激励机制,引导当事人自动履行调解协议。不能立即履行,依照法律规定可以申请仲裁审查或者司法确认的,引导当事人依法提出申请。对不属于联合调解受理范围、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或者未能调解成功的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要依法引导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创新推进线上线下融合调解。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工会、工商联、企业联合会等单位在线调解平台,做好劳动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对符合在线调解条件的劳动纠纷开展全流程在线调解活动,包括提交调解申请、音视频调解、司法确认、法律咨询等,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优质、低成本的多元解纷服务。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工会、工商联、企业联合会等单位要密切协作,强化组织保障,设立一站式调解中心的,由设立单位安排人员派驻、轮驻,也可吸收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员、劳动争议仲裁员、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和律师、专家学者等社会力量开展工作。积极争取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支持,共同建立健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联动工作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挥牵头作用,做好组织协调、办案指导等工作,提供协助协商、就业帮扶等服务;人民法院根据需要设置人民法院巡回审判点(窗口)等,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畅通调解、仲裁与诉讼、执行衔接渠道,积极履行指导调解的法定职能;司法行政部门通过在一站式调解中心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引导激励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等方式,做好一站式调解工作;工会、工商联和企联组织选派工作人员或者推荐行业领域专业人员积极参与一站式调解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做好综合监督工作。各单位共同加强宣传,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

    司法部办公厅

    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全国工商联办公厅

    中国企联办公室

                                     2024年1月19日



相关文章

灵活用工的企业有哪些激励方法?

灵活用工的企业有哪些激励方法?

企业为什么会采用灵活用工?很多情况下灵活用工的企业主要的诉求点在于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对于企业而言,用工的成本一直都是企业成本的大项。并且企业为了能够发展壮大,对于人才的争夺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企业对于...

陕西:持续推进稳就业工作

陕西:持续推进稳就业工作

1至3月,陕西省城镇新增就业10.32万人,同比增幅0.76%;调查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下降,实现了平稳开局。一季度,陕西举办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166场,达成意向3.14万人次。“春风...

内蒙古:数字赋能 打造祖国北疆“智慧社保”服务品牌

内蒙古:数字赋能 打造祖国北疆“智慧社保”服务品牌

近年来,内蒙古加快“数字人社”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和系统思维,以数字化赋能社保经办工作,打造祖国北疆“智慧社保”服务品牌,重构“智慧经办”新格局、打造“智慧风控”新体系、汇聚“智慧服务”新动能,托起内蒙...

广东: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速健康发展

广东: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广东紧扣产业需求、坚持开放共享、完善政策体系、优化管理服务,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速健康发展,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服务中心大局,行业作用取得新突破。促进就业方面,通过组织招...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

必看!这四个问题告诉你为什么灵活用工越来越受欢迎

必看!这四个问题告诉你为什么灵活用工越来越受欢迎

美国《民主期刊》(Journal of Democracy)上,尼克·哈诺尔和戴维·罗尔夫曾写下这样的句子:“终身制职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决心要将全职员工转换为承包人、供应商及临时工的...

以“灵活用工”应对“新变局”,推动新发展

以“灵活用工”应对“新变局”,推动新发展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影响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最大变量。疫情之下,原本正常的经济活动与人员往来受到诸多限制。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生存与发展、经济与防疫、个体与企业、短期与长期的关系,都...

“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专家创新大讲堂在重庆举行

“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专家创新大讲堂在重庆举行

10月9日至10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专家创新大讲堂在重庆举行。大讲堂聚焦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