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灵活用工人员:不上班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灵活用工人员:不上班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admin 6年前 4058 0

近年来,我国灵活用工发展势头良好,并吸引了大量就业人群的青睐,主要原因在于其拥有很高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以近年新兴的自由职业者群体为例,灵活用工人员在2012年第一次上榜“最具幸福感职业感排行榜”榜首位置,自从取代了公务员成为最具幸福感的职业后,就长期霸榜。并且在一些采访和问卷调查中,很多自由职业者均表示,自由职业者所带来的好处让人不想放弃它,比如:

 

自由的工作时间

这可能是其他全职工作不能相提并论的优势,也是很多人选择灵活用工平台的初衷。成为灵活用工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支配,在自己工作效率高的时间努力工作。在没有工作状态、心神不定的时候,可以适当劳逸结合,休憩、喝茶、陪伴家人等,让自己在疲惫的时候得到充分放松。

 

自由的工作地点

成为灵活用工人员可以拥有自由选择工作地点的权利,我们发现很多工作都是可以通过网络完成的,这使得他们不必在成本极高的大城市里繁忙奔波。选择自己的家乡或者环境清幽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不会有上司对你指手画脚、自己制定公司政策、自己制定休假计划、可以同时从事两个以上领域的工作。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大家认为成为灵活用工人员会很辛苦,但一般情况下,灵活用工人员可以比上班职工有更多自由拒绝不喜欢的工作任务,拒绝那些、婆婆妈妈又挑三拣四的客户。当你步入正轨后,就能够挖掘一些自己喜欢的项目,比如可以拍一些自己喜欢的照片去投稿,可以漫展做一个业余的Cosplayer。也可以腾出时间学习深造,进行自我充能,让自己更优秀、更有竞争力。

 

总之, 当你真正步入灵活用工的门槛就要趁热打铁,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在一个地方上班,喜欢自己掌握自己的时间,不喜欢死工资,实现财务和时间的双重自由,那么何乐而不为?


相关文章

灵活用工模式稳就业、保民生,促进新业态的崛起!

灵活用工模式稳就业、保民生,促进新业态的崛起!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2日发表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2万多字的正文内容中,“就业”一词共出现了有31次之多,由此我们能够看到“就业”依旧是重中之重,而灵活用工也是近...

如何在疫情结束后通过灵活用工平台精准调配解决就业民生问题?

如何在疫情结束后通过灵活用工平台精准调配解决就业民生问题?

疫情结束后也将带来一些就业和民生问题,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有专家建议,央行应该适度放松货币政策,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资金成本,考虑为困难企业的贷款提供临时性的贴息。为中小企业提供税...

灵活用工平台职由人APP功能及操作介绍(一)

灵活用工平台职由人APP功能及操作介绍(一)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社会越来越理解和支持共享经济,也为灵活用工平台式就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通过有着更高效率和更广覆盖面的灵活用工平台,可以在不受地域限制的互联网环境中,更快地、更...

灵活用工加速融合共享,更充分的实现人才价值

灵活用工加速融合共享,更充分的实现人才价值

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灵活用工人员正在被更多人接受和优先选择。在近期网络发布的《2020雇佣关系趋势报告》中提到,去年就已有超过七成白领对灵活就业表示期待与认可,今年的一项调研数据则显示,32.5%的受...

部分地区实行2.5天弹性休假制度,灵活用工企业对此怎么看?

部分地区实行2.5天弹性休假制度,灵活用工企业对此怎么看?

7月20日电 据湖北宜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宜昌市实行2.5天弹性休假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通知》明确,为促进文化旅游业恢复重振,宜昌市委、市...

疫情肆虐,平台经济下的灵活用工是“紧急措施”还是“未来趋势”?

疫情肆虐,平台经济下的灵活用工是“紧急措施”还是“未来趋势”?

随着疫情的发展,国内的情况逐渐趋于平稳,有专家预测将在明年3月份国内大经济将恢复正常。那么灵活用工将面对的未来是更大的挑战还是更多的机遇呢?中国保障新闻网曾在10月份提出“ 随着科技变革特别是新一代信...

拆解与重塑,深度解析2023年灵活用工新趋势

拆解与重塑,深度解析2023年灵活用工新趋势

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一年很多企业经历了太多的波折,2023年是新的开始,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个冬天对于企业来说,很难,除了需要去拓展新的业务,也面临着用人上的挑战。疫情导致人员极其不稳定,合适的人还招不...

陕西: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激发就业创业活力

陕西: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激发就业创业活力

陕西省积极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以培训强技能,以技能促就业,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围绕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等紧缺人才供给,通过推广工学一体、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促进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不断激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