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各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出“新良方”

各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出“新良方”

admin 3个月前 221 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

据了解,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今年以来,各地正如火如荼地举办“小而专”现场招聘会、开展技能培训实训、出台引才留才政策,持续加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力度。

“逛街+淘岗” 求职机遇逛出来

恰逢星期天,内蒙古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三学生贺同学和朋友走出校门,来到灯火通明、人流如织的呼和浩特市宽巷子美食街。街口“‘就’在青城,‘职’等你来”的大招牌格外醒目,瞬间吸引了她们的目光,走近一看,原来这里正在举办夜市招聘会。

今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各地持续推出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活动。

夜市招聘会突破了传统招聘会时空局限,将就业服务融入大众生活场景。此刻,平日里热闹非凡的街道人气更足。招聘企业的展位依次排开,50多家企业齐聚,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包括服务员、代驾、行政文员、主播、算法工程师等。

摊位前人群熙熙攘攘,前来应聘的人们三五成群热烈讨论。呼和浩特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莫日更介绍,夜市招聘会面向大学生等青年人群以及有兼职或者跳槽愿望的在职人员和周围社区居民。

“我们俩明年毕业,最近也在通过学校招聘会和线上平台找工作,原本是来这里逛街的,没想到遇到了夜市招聘会。”目光在岗位信息上快速扫过,一个设计师助理岗位吸引了贺同学,“这样的招聘会挺方便的,能让我们和公司人事专员面对面直接交流,提前积累一些求职经验。”

天津推出“赶集+就业”招聘新模式,山西运城依托春季民俗活动,把招聘会开在庙会……如今,这样的多频次、小规模招聘会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纷纷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稳就业工作注入活力。

校企联手 让技能培训“长”在产业需求上

来到位于呼和浩特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透过明亮的玻璃幕墙,映入眼帘的是陈列在新品—人才双孵化车间错落有致的大型不锈钢设备,身着白大褂的操作工正在一旁进行乳品操作设备培训。

占地4300平方米的双孵化车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具备新产品和高技能人才双孵化功能的大型实训基地,满足乳业全品项的试产加工条件,下个月,一批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大二学生将来到这里参加一个月的乳品加工技能实操训练。

“争取让他们在毕业之前拿到乳品加工工、食品检验员等证书,以后到了企业就可以直接上岗。”作为乳业龙头,伊利致力于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伊利集团首席技师韩吉雨表示,在人社部门支持下,伊利已与22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产学研联盟,首创的“牧草种植—健康养殖—乳品加工”全产业链课程体系,已培养出1200名复合型人才。

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支持广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参加技能培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岗位核心技能、关键技术实操实训,提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技能水平。

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供求职能力实训、培训见习等专业服务,是支持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抓手,让青年在实操中掌握岗位核心技能,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提升就业服务的精准性与实效性。

双向奔赴 以就业创业沃土引才育才

“在这里,我实现了从0到1的起步。从就业到创业,再到安家,呼市的人才政策给予了我们非常大的帮助。”在呼和浩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里,内蒙古自治区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苗娓娓道来,讲出了自己留学返乡的创业故事。

今年30岁的高苗,2021年硕士毕业回国,“创业之初,政府给我提供了创业扶持,包括孵化基地的免费工位、共享会议室等。给资金、给资源、给平台,呼和浩特给我们青年创业者的底气越来越足。”

高苗的返乡创业故事并非个例,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丁香扎根”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帮助大学生创业项目找合作、找市场,每年服务高校毕业生3000人次,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初创期、发展期及加速期全周期的针对性服务。

此外,呼和浩特市还先后出台“引人留人18条”“人口集聚16条”等系列政策,连续三年实施“丁香扎根”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实施“青创助航”创业服务行动,2022年到2024年在呼就业大学生累计达13.93万人。

各地引才政策也在持续加码。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名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重庆出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年底,4年累计促进150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并为毕业生提供政策宣传讲解、人才测评和职业指导等服务。

从夜市招聘会到校企合作培训,从创业补贴到引才政策,这些生动实践像钥匙一样打开了青年和城市的双向通道,不仅为城市注入人才动力,也让年轻人的梦想有了更实在的支撑,更为全国青年就业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相关文章

永济市零工市场帮助零工实现灵活就业

永济市零工市场帮助零工实现灵活就业

近年来,永济市零工市场通过各种措施,在服务好求职者的同时帮用工方找到合适的工人。让越来越多的零工从“马路边”走到“市场中”乃至于“手机上”,实现就业从“零”到“灵”,帮助更多人就业。告别清晨“站马路”...

个税新消息!为什么说灵活用工平台搭建非常重要

个税新消息!为什么说灵活用工平台搭建非常重要

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两名代表提出了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建议,一位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他建议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由45%降到25%,相应的级次税率也应下降。同时,全国人大代表、格...

新业态用工权益保障政策观察②:北京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制度,福建等地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新业态用工权益保障政策观察②:北京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制度,福建等地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2022初,上海、安徽、陕西等地纷纷出炉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政策文件。事实上,在去年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后,各地“...

灵活用工:未来至少还有十年的高速发展期!

灵活用工:未来至少还有十年的高速发展期!

最近几个月人力资源相关行业的人们最大的感触,大概就是身边人提到“灵活用工”这个词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即使不是人力资源相关行业的人,也经常能够看到“灵活用工”的相关资讯。于是大家不禁产生了好奇,究竟什么是...

灵活用工,我们需要考虑这三个方面

灵活用工,我们需要考虑这三个方面

一、适不适合实行要看这些灵活用工显然将成为未来的一大用工趋势。在决定组织是否要优先实行灵活用工策略之前,人力资源决策者不能贸然行事,不妨根据组织的发展现状,多问一些问题。(1)你目前的员工总数中灵活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灵活用工激活市场、促进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灵活用工激活市场、促进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去年开始,各行各业对于用工方式的思考与改革,一直都在进行当中。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灵活用工也体现出了更加蓬勃的发展状态。国家和政府也利用...

数智赋能提质效 就业优先惠民生 ——广西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数智赋能提质效 就业优先惠民生 ——广西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启新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社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部署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部署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的意见》,力争用2至3年时间,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性的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加快形成上下贯通、业务联通、数据融通的基层就业服务格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