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云南: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申报标准出炉

云南: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申报标准出炉

admin 4年前 2236 0

灵活用工


近日,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印发《2021年度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申报核定缴费的公告》,明确共有25个缴费档次可供参保人员自主选择,其中最低缴费基数为3770元,月缴费金额754元;最高缴费基数为18852元,月缴费金额3770.4元,缴费基数一经缴费人员确定,本年度内不得变更。


《公告》指出,2021年,将继续鼓励和引导被征地农民等符合享受政府参保缴费补贴政策的群体;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中市场化就业并实现长期稳定就业的人员;依托企业就业的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同城货运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导游、律师等持有执业资格许可证群体中的自由职业者以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未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市场主体积极参加保险并持续缴费。


《公告》表明,2021年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申报,按照社保申报核定、税务征收的原则进行,个体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可选择自助申报核定、窗口申报核定的方式进行申报。自助申报核定方式为:个体灵活参保人员可通过云南人社12333网厅、12333手机客户端、云南省一部手机办事通等自助终端自行进行申报核定。窗口申报核定方式为:个体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可到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窗口进行申报核定,社保经办机构根据本人选择缴费档次进行核定。2020年因确有困难暂缓缴费的,可以对2020年未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进行补缴,需前往所属社保经办服务窗口进行补缴核定。


根据公告要求,个体灵活就业人员须在12月24日前完成本年度申报和缴费,自愿缓缴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参保人员如需缴纳2020年度养老保险费的,也应在12月24日之前到经办机构窗口完成缴费申报并到税务部门完成缴费。个体灵活就业参保人员跨年不得补缴以前年度基本养老保险费。12月26日,各社保机构、税务部门将对已申报核定但尚未缴费的灵活就业人员2021年度所申报核定的数据进行核销处理。


文章来源:中国政府网


相关文章

“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专家创新大讲堂在重庆举行

“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专家创新大讲堂在重庆举行

10月9日至10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专家创新大讲堂在重庆举行。大讲堂聚焦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

人力资源服务跑出“加速度”

人力资源服务跑出“加速度”

人力资源服务业一头连着亿万劳动者,一头连着广大用人单位,具有匹配供需、专业高效的独特优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6.3万家,从业人员104.2万人,年营业收入超2.5万...

优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这些举措要知道!

优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这些举措要知道!

近日,人社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意见》的总体考虑是,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统筹促进平台经济发展与维护新...

新增1200万人以上,2024年如何稳住就业大盘?

新增1200万人以上,2024年如何稳住就业大盘?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这是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设置的2024年就业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从去年“1200万人左右”调整为今年“1200万人以上”,提出了...

灵活用工平台系统打通按需用工思路

灵活用工平台系统打通按需用工思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企业将会面临日益严重的人才问题,这对于企业发展来讲是一个瓶颈。如何找到合适的人完成公司所需要的工作任务?企业的需求如何能够得到满足呢?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共享用工...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加力支持就业创业的政策等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加力支持就业创业的政策等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力支持就业创业的政策 拓展就业空间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和经济新动能❖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 促进消费发挥主拉动作用❖部署阶...

灵活用工模式,如何实现“三方共赢”

灵活用工模式,如何实现“三方共赢”

每天早上出门,我们都可以看见路两边整齐停放的的共享单车,时不时会有货车把单车运来摆放在共享单车停放区域。当我们发现单车有些什么损耗时就可以通过平台报修,一段时间后就会有维修工人过来进行检修;并且在我们...

疫情防控期间收入如何保障?灵活用工人员应该这样做

疫情防控期间收入如何保障?灵活用工人员应该这样做

由于受疫情影响,不少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延迟复工,甚至不少中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工作不再有保障,工作者缺乏安全感。但是能为自己创造的最强大的安全感不是工作保障,而是收入保障。如果有信心能够获得收入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