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为重点人群就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为重点人群就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admin 7个月前 752 0

着力稳岗扩岗,完善支持体系,为重点人群就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最近,各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继续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提供就业支持。安徽宣城为2024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湖南举办全省农民工工作培训班和家政职业经理人培训班,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重庆万州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让更多脱贫人口在家门口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稳住重点就业人群,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当前,就业大局整体稳定,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但压力仍然存在,部分群体、行业就业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为此,要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着力稳岗扩岗,完善支持体系,为重点人群就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面。做好就业工作,要深挖就业“蓄水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开发更多有利于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发挥所学所长的岗位,为他们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广阔舞台。积极开拓新的职业序列,鼓励进入新业态就业。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及时跟进发布重点产业的人才清单,组织招聘活动。落实基层就业保障政策,让青年在基层成长成才。

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空间。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出一批适应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的新职业。通过政策倾斜,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提升农民工和脱贫人口的专业技能。

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畅通线上、线下失业登记渠道,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完善相应的援助政策。创建就业帮扶车间,把公益性岗位设置为安置就业的兜底性措施。搭建零工驿站,快速匹配劳动力供需方,吸纳困难人员就业。

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随着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就业环境在持续改善。我们要坚定信心、开拓奋进,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快完善支持体系,努力实现重点人群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陆凡冰

 


相关文章

江西:深入推进就业领域“一件事一次办”

江西:深入推进就业领域“一件事一次办”

江西积省极推动就业领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实现员工录用、灵活就业、大中专学生就业落户、失业登记、大中专学生求职、就业援助、培训、个人创业等8项“一件事”业务统一申报、统一受理、综合审批、统一出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

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近日制定发布《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8号,以下简称《办法》),自2022年3月18日起施行,同时废...

灵活用工平台让人力资源高效流动

灵活用工平台让人力资源高效流动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版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市场深度分析研究报告》,2022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增长至11291.9亿元,并且自蓝领生活服务业向白领服务业逐渐渗透,由此可见,各行各业都在逐步使用灵...

关于社会保险、医保经办、跨省异地就医……五问五答你关心的问题

关于社会保险、医保经办、跨省异地就医……五问五答你关心的问题

8月16日,第765号国务院令公布《社会保险经办条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4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司法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社会...

零工无处不在

零工无处不在

开网店、跑滴滴、当团购团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称自己“斜杠青年”,“打零工”正成为传统就业形式的重要补充,零工经济也在就业市场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工作,往往有明确雇主、存在中长期雇...

看到新零工的未来丨光明网评论员

看到新零工的未来丨光明网评论员

光明网评论员:人社部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几个政策关键点值得关注。一个是在规划上强调触达率,要求各地要结合“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在用工集中的地方建设专业性零工市场,在用工分散的...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零工市场是向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就业服务的重要载体,对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拓宽就业渠道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

浙江义乌:打造高质量就业的“移动市场”

浙江义乌:打造高质量就业的“移动市场”

近日,浙江省义乌市新征程号“就业大篷车”开进大陈镇,先后在大陈镇一村、官塘村、溪后村、灯塔村、红旗村等5个村陆续开展“三送”服务。一辆“就业大篷车”满载着6个部门的就业创业政策、52家重点企业的岗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