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

admin 1年前 1215 0

文|西安市创新人才研究院院长

西安兴中猎头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李佩霖


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人力资源服务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对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高质量的

人力资源服务


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是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剂。新质生产力发展依赖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我国在多项科学技术领域中均有很大突破,很多关键技术已位于国际前列。尖端技术要想快速走出实验室,实现工业化,造福人类,就需要加快成果转化,此时组建能承担成果转化重任的团队显得尤为重要。高品质产品的实现需要有尖端的技术人才、理念先进的管理人才和技艺高超的技能人才,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源服务是不可或缺的环节。2021 年 11 月,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将发展猎头服务作为重点任务。在国外,雇用猎头聘请优秀的技术、管理、技能人才,实现尖端技术快速工业化已成为常态。现阶段我国猎头业务发展迅速,猎头机构数量和猎头顾问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猎头机构为企业高质量用人持续“输血”,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剂。



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新质生产力要求在生产要素上有创新性配置。生产要素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创新性配置需要科学合理地对生产要素进行评估、组合、升级、激励,使其发挥出 1+1>2 的效果。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业涵盖 9 个细分业态,包含人力资源外包、高级人才寻访(猎头)、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培训、人才测评等,几乎包含了所有为企业进行人才优化配置的业务。随着人力资源服务的进一步升级,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很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涉及产线外包、成果转化、融投资、土地厂房供需对接等延伸服务,并采用信息化技术,使信息获取成本更低、服务更便捷。在各项资源整合协调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生产要素发挥更大价值的催化剂。


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是新质生产力的强心剂。新质生产力在产业上要求深度转型升级,国家“十四五”规划里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2024 年 1 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任务、目标和措施。在产业转型期,企业面临产品生产线转型,需要接受新事物、新产品、新要求,这就需要有新的管理体系,新的研发、生产、服务能力,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在人力资源服务中,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借助外力规范企业管理体系、提升员工能力并凝心聚力的重要力量。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不但可以为企业建章立制,解决企业当下管理问题,协助企业规范安全高效运转,而且有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管理顾问可以长期与企业“陪跑”、共同发展。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很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不是简单地进行讲师资源对接,而是对企业进行调研后,依据数据分析明晰企业现状,找到企业问题,以解决问题、提升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体系化培训。更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服务进行组合,提升企业自身“造血”能力,这种提质增效的人力资源服务,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强有力的强心剂。



人力资源服务需要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


优化服务结构、提升服务能力。《2022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22 年年末,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为 6.3 万家,从业人员 104 万人,2022 年服务用人单位 5268 万家次,同比增长 3.3%。从数据来看,人力资源服务业通过长期发展,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从服务内容来看,多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只停留在传统的人才派遣、人才外包、招聘中介服务上,对企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从机构数量来看,高人力资本、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业态,如猎头、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测评、人力资源数字化等数量少、规模小、服务频次较低。由于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所以需要持续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人力资源高端服务业态,同时需要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建设一支素质高、专业性强、视野广的服务队伍。


升级服务工具、融入未来体系。元宇宙、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生态等技术已崭露头角,正在不断成熟和发展。目前,人力资源服务业已呈现出数字化发展态势,数字化服务工具涵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职能,包括薪酬、激励、培训、选拔、劳动关系、档案管理等,并通过云平台、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延展至行业分析、员工行为预测、企业风控等领域。未来,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工具将不断升级,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脑机互联等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人才招聘、员工管理、资源优化配置等场景,同时,将打通服务接口,联动各生产要素和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万物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生态圈,人力资源服务业将积极融入未来产业体系。


创新服务模式、联动融合资源。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再到现代的人力资本管理,从六大模块到三支柱管理,从能力管理到心力管理,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创新在于不断接受国内外前沿理论趋势和最新知识体系,从而进一步找到适合本区域、本领域的服务模式并持续创新。人力资源服务业需要紧扣国家、产业和企业需求,发挥其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和跨界优势,探寻新的服务模式,增强服务的体验感、及时性、有效性。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四链”融合有利于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企业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为人才链的重要服务载体,行业优势明显,可以跨界链接大量的资源,协助政府在一线联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有利于打造创新生态圈。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人才发展是基础。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选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必须在服务能力提升、品牌建设、数字化应用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保持“新”和“质”的不断发展。


文章来源 | 《人力资源服务》4月刊


相关文章

李克强对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作出重要批示

李克强对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作出重要批示

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7月28日至29日在重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于促进社会化就业、更好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

灵活用工时代来袭,重新定义人力资源管理

灵活用工时代来袭,重新定义人力资源管理

现如今很多企业都开始使用灵活用工的方式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型,于是就会有很多在观望的企业提出疑问:灵活用工真的好吗?灵活用工是否适合我们企业呢?其实对于中小型企业这类群体来说他们是非常适合使用...

错过不能补缴!湖南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期延长至6月底

错过不能补缴!湖南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期延长至6月底

长沙某家政服务中心,43岁的保洁员刘女士在社区工作人员指导下登录“湘税社保”APP,赶在截止日前补缴了2024年养老保险费。“年初家里老人看病花了不少钱,正愁没钱缴费,现在延期政策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四川内江:出台深化企业用工服务十五条措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四川内江:出台深化企业用工服务十五条措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四川省内江市制定出台《内江市深化企业用工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五条措施》,从用工储备、体系建设、平台搭建、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解法”。建立用工“蓄水池”,为企业用工提供人才储备。建立内...

灵活用工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灵活用工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5月23日上午,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听完有关委员关于“新就业形态”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当前最受重视的就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

湖南:加快打造“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

湖南:加快打造“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

近日,湖南省社保部门与金融机构深入合作推出“湖南社保服务网点”,该项工作是为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社保服务需求,进一步拓展“就近办”的服务事项和合作银行网点,着力打造“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的创新举...

数字经济催生新职业,灵活用工开辟新空间

数字经济催生新职业,灵活用工开辟新空间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良好,对于催生新业态的潜力巨大。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大量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还将催生大量就业机会。国家将支持自我就业、自主就业、分时就业,灵活用工平台...

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9月河南省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职工医保方面,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以在职职工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