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

admin 2年前 1352 0

文|西安市创新人才研究院院长

西安兴中猎头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李佩霖


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人力资源服务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对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高质量的

人力资源服务


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是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剂。新质生产力发展依赖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我国在多项科学技术领域中均有很大突破,很多关键技术已位于国际前列。尖端技术要想快速走出实验室,实现工业化,造福人类,就需要加快成果转化,此时组建能承担成果转化重任的团队显得尤为重要。高品质产品的实现需要有尖端的技术人才、理念先进的管理人才和技艺高超的技能人才,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源服务是不可或缺的环节。2021 年 11 月,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将发展猎头服务作为重点任务。在国外,雇用猎头聘请优秀的技术、管理、技能人才,实现尖端技术快速工业化已成为常态。现阶段我国猎头业务发展迅速,猎头机构数量和猎头顾问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猎头机构为企业高质量用人持续“输血”,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剂。



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新质生产力要求在生产要素上有创新性配置。生产要素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创新性配置需要科学合理地对生产要素进行评估、组合、升级、激励,使其发挥出 1+1>2 的效果。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业涵盖 9 个细分业态,包含人力资源外包、高级人才寻访(猎头)、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培训、人才测评等,几乎包含了所有为企业进行人才优化配置的业务。随着人力资源服务的进一步升级,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很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涉及产线外包、成果转化、融投资、土地厂房供需对接等延伸服务,并采用信息化技术,使信息获取成本更低、服务更便捷。在各项资源整合协调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生产要素发挥更大价值的催化剂。


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是新质生产力的强心剂。新质生产力在产业上要求深度转型升级,国家“十四五”规划里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2024 年 1 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任务、目标和措施。在产业转型期,企业面临产品生产线转型,需要接受新事物、新产品、新要求,这就需要有新的管理体系,新的研发、生产、服务能力,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在人力资源服务中,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借助外力规范企业管理体系、提升员工能力并凝心聚力的重要力量。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不但可以为企业建章立制,解决企业当下管理问题,协助企业规范安全高效运转,而且有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管理顾问可以长期与企业“陪跑”、共同发展。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很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不是简单地进行讲师资源对接,而是对企业进行调研后,依据数据分析明晰企业现状,找到企业问题,以解决问题、提升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体系化培训。更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服务进行组合,提升企业自身“造血”能力,这种提质增效的人力资源服务,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强有力的强心剂。



人力资源服务需要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


优化服务结构、提升服务能力。《2022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22 年年末,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为 6.3 万家,从业人员 104 万人,2022 年服务用人单位 5268 万家次,同比增长 3.3%。从数据来看,人力资源服务业通过长期发展,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从服务内容来看,多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只停留在传统的人才派遣、人才外包、招聘中介服务上,对企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从机构数量来看,高人力资本、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业态,如猎头、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测评、人力资源数字化等数量少、规模小、服务频次较低。由于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所以需要持续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人力资源高端服务业态,同时需要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建设一支素质高、专业性强、视野广的服务队伍。


升级服务工具、融入未来体系。元宇宙、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生态等技术已崭露头角,正在不断成熟和发展。目前,人力资源服务业已呈现出数字化发展态势,数字化服务工具涵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职能,包括薪酬、激励、培训、选拔、劳动关系、档案管理等,并通过云平台、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延展至行业分析、员工行为预测、企业风控等领域。未来,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工具将不断升级,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脑机互联等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人才招聘、员工管理、资源优化配置等场景,同时,将打通服务接口,联动各生产要素和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万物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生态圈,人力资源服务业将积极融入未来产业体系。


创新服务模式、联动融合资源。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再到现代的人力资本管理,从六大模块到三支柱管理,从能力管理到心力管理,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创新在于不断接受国内外前沿理论趋势和最新知识体系,从而进一步找到适合本区域、本领域的服务模式并持续创新。人力资源服务业需要紧扣国家、产业和企业需求,发挥其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和跨界优势,探寻新的服务模式,增强服务的体验感、及时性、有效性。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四链”融合有利于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企业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为人才链的重要服务载体,行业优势明显,可以跨界链接大量的资源,协助政府在一线联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有利于打造创新生态圈。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人才发展是基础。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选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必须在服务能力提升、品牌建设、数字化应用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保持“新”和“质”的不断发展。


文章来源 | 《人力资源服务》4月刊


相关文章

灵活用工平台如何解决企业结构矛盾,助推企业转型发展?

灵活用工平台如何解决企业结构矛盾,助推企业转型发展?

人口老龄化目前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人口红利”的消失。针对这一变化趋势,李克强总理说过:“过去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上一直是给别人‘出力’,现在不光要‘出力’,还要‘出智慧’...

各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出“新良方”

各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出“新良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据了解,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今年以来,各地正如火如荼地举办“小而专”现场招聘会、开展...

地方推进零工市场建设经验做法

地方推进零工市场建设经验做法

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决策部署,各地人社部门大力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持续强化服务功能,加强岗位信息收集发布,提高人岗匹配效率,大力挖掘适合大龄和就业困难劳动者的就业岗...

数字化招聘方式新形态研究

数字化招聘方式新形态研究

数字化招聘方式新形态研究(来源:人力资源服务杂志 2024年12月02日)文 | 深圳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梁雨钝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广泛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打零工”对促进大龄和困难人员就业增收...

支持零工小市场 激活就业大民生 全省共有规范化零工市场68个

支持零工小市场 激活就业大民生 全省共有规范化零工市场68个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财政厅获悉,2024年陕西省制定脱贫地区零工市场改造提升项目评审方案和标准并安排资金700万元,用于部分脱贫地区开展零工市场改造提升。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规范化零工市场68个,建成...

襄汾县零工市场:“即时快招”跑出就业服务“加速度”

襄汾县零工市场:“即时快招”跑出就业服务“加速度”

“就业直通车”送务工人员到临汾高速口统一乘大巴前往省外务工。狄志红摄襄汾县零工市场“襄汾就业在线”直播带岗。李宇丰摄襄汾县零工市场工作人员为赴外省务工人员查询预订车票。朱彩换摄襄汾县零工市场工作人员协...

五一小长假还在加班?灵活用工来“自救”

五一小长假还在加班?灵活用工来“自救”

五一”劳动节假期即将到来,5月1日至5日将安排放假调休。有上班族关心,最近企业复工任务重,除了灵活用工人员,很多坐班员工假期可能要加班。有的部分网友表示:平时周末时候单位不加班我都要谢天谢地了,怎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