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开辟就业新空间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开辟就业新空间

admin 2个月前 116 0

数字化转型新需求与产业结构升级正驱动人才需求迈向新高地。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对高素质数字人才的需求持续攀升,与此同时,各地产业园区和新兴产业集群不断拓展人才发展空间,激发就业新活力。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持续高涨的数字人才需求,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相继涌现,特别是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对高素质数字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以伊利集团为例,其一直致力于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各个业务领域,在数字化转型升级当中,人才也成为其夯实数智发展之路的重要“软实力”。

走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记者站在伊利全产业链数字大屏前,现场感受“数智伊利”的蓬勃生机,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平台上实时更新着当日产量与当日产品发运量,所有的供应路径都在“云上”地图上清晰可见。

“我们构建了数百人的乳业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以领先的数字化专业人才标准结合实体产业的业务特点构建任职资格体系,持续赋能专业人才成长。”伊利集团相关负责人称,传统乳企在向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十分需要具备数字化领导力的管理人员、高度复合的专业人才以及深度应用能力的业务人才。

“伊利正在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各个业务链条,推动‘数智伊利’不断升级,同时积极储备人才创新力量,建设强而精的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上述负责人说,伊利正在打造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基地,持续赋能行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与发展。

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具备跨界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战经验的复合型数字人才已成为传统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力量。

《中国数字经济人才发展报告(2024)》显示,从总体供需来看,数字经济人才供不应求,到2025年数字经济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多地近期发布的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也显示,数字经济与信息技术领域成为各地人才需求最为集中的“风口”。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开拓了人才发展新空间。以皖能集团为例,作为安徽能源安全保障的“省级队”、全省能源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力军,其对未来产业的新布局带来人才新需求。

“伴随集团国家特高压吉泉线(准东-皖南)电源点等新项目的投产,皖能集团西北分公司等新公司的成立以及新技术的研发计划,技术研发、项目开发等岗位成为近期集团招聘新方向。”皖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以来集团已累计吸纳各层次人才1000余人,2025年拟招聘447人,招聘岗位主要涉及能源与动力、电气工程等专业。

为进一步吸引众多专业人才聚集,推动就业链、人才链吸附在产业链上,多地以产业园建设“引才”“留才”。

在广东省河源市,记者在万绿湖取水口,看到拔地而起的数座园区。据悉,河源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正在全力打造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集群,高标准规划建设水经济产业园,通过强产业促发展,带动了一批新增就业岗位。

“2024年产业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7个,新增用工人数约7000人,预计2025年新项目投产后,新增就业岗位约1.2万个。截至目前,产业园共有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娃哈哈、今麦郎、白象食品、紫泉饮料、正能量等知名水饮料及食品产业企业15家。”河源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志中表示。

已在水经济产业园投产落地的华润怡宝(河源)万绿湖饮料有限公司,在政策引领与资源禀赋下积极吸引人才。该公司人事行政负责人何小慧告诉记者,目前,一期项目仍然缺少水处理、注塑方面的技能人才,岗位缺口约有20至30人,随着二期规划落地,岗位需求将持续增长。

为了让人才真正“长”在产业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零碳产业园逐“光”前行、“氢”装上阵,聚焦“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落地了一批技术领先、集聚能力强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引进大批产业工人、大量高端人才,累计吸纳就业1.3万人,从资源型发展模式转型为技术型发展模式。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院所、研究机构、龙头企业‘住’进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在技术引领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中发挥人才吸引作用。产业园区通过要素集聚、资源整合、产业协同,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人才、技术、资本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岗位扩容挖潜,确保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张占武说。


相关文章

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找工作或可尝试承接灵活用工平台任务

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找工作或可尝试承接灵活用工平台任务

在“双减”政策之下,很多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着转型的压力,最近有消息显示,北京新东方成立素质教育成长中心,下设艺术创作学院、人文发展学院、语商素养学院、自然科创空间站、智体运动训练馆、优质父母智慧馆六大板...

湖北广水:“四维赋能”助力企业发展

湖北广水:“四维赋能”助力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湖北省广水市人社部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以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为抓手,聚焦企业需求,创新服务举措,紧紧围绕辖区内“一主一特”重点企业以及部分民营企业,开展主题为“服务如春风,伴企共成长”的访...

灵活用工开始火了,按需雇佣成为新风向

灵活用工开始火了,按需雇佣成为新风向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对餐饮供应的需求大增,餐饮服务业事关民生,解决餐饮需求对于企业复工复产的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不少餐饮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灵活用工,通过灵活用工平台按需雇...

引导“就业长在产业”上 ——看湖北如何多措并举稳就业

引导“就业长在产业”上 ——看湖北如何多措并举稳就业

以“就业长在产业上”的思路激活供需两端,湖北省近年来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多措并举,挖深做大人力资源“蓄水池”,从破解“有活没人干”来解决“有人没活干”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

社保入税背景下,企业选择灵活用工开源节流方法概述

社保入税背景下,企业选择灵活用工开源节流方法概述

自2018年国家出台“社保入税” 政策以来,事业单位的社保划归税务征收已成定局,而城镇职工社保的征收并没有全面开始,故而很多企业还存在着侥幸心理,没有考虑通过灵活用工的方式去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殊不知,...

湖北郧阳:“家门口”就业模式端稳“就业饭碗”

湖北郧阳:“家门口”就业模式端稳“就业饭碗”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始终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瞄准易地搬迁移民、村镇闲散劳动力、大龄人口等灵活就业群体,因地制宜打造“零工驿站”“零工超市”等“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通过岗位精准对接实现快捷就业,破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职由人灵活用工平台对企业和劳动者的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职由人灵活用工平台对企业和劳动者的价值

2020年2月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和全国工商联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人社部发〔2...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零工市场+工友驿站” 保“职”保“薪”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零工市场+工友驿站” 保“职”保“薪”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原标题: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零工市场+工友驿站”(引题)保“职”保“薪”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主题)西藏日报记者 卢文静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零工市场”和“工友驿站”自运行以来,人气越来越旺,前来咨询、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