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传统用工向灵活用工转变转型趋势愈加明显

传统用工向灵活用工转变转型趋势愈加明显

admin 4年前 3185 0

我们可以看到在近几年互联网推动了传统用工灵活用工转变,共享经济快速的发展、从业人员就业观念的改变、居民提高收入的强烈意愿、和疫情等社会突发事件随机发生,都共同推动了“灵活用工”在近些年的快速增长。

 

同时全球灵活用工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

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灵活用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2、灵活用工以标准化兼职、零工、任务为主,开始呈现出多元化服务趋势;

3、灵活用工呈现出明显分工的格局,在全球化上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关专家认为,中国传统用工正在向灵活用工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于工作碎片化、合作远程化、工作弹性化、企业管理平台化、人力资本内外整合化和劳动力技能化的方向转变。

 

互联网时代下的灵活用工呈现出非劳动关系和劳动力技能化两大特征。互联网时代的“灵活用工”与传统“打零工”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更强调人才共享。知识付费和原创内容的灵活用工任务属于知识内容型灵活用工,是未来灵活用工的一个重要趋势。如今灵活用工已经实现了由体力到脑力、由低端到高端的转变,知识、创新、技能等要素愈发重要。

 

从现有的个人、企业、政府三个角度出发,灵活用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灵活用工从业者向技能类型的高端化、技能种类的多元化和工作形式的灵活化发展。同时,企业用工管理向平台化发展,即内外数据的共享化、用工管理流程的简洁化、用工模式的多元化和企业规模的缩小化。这也意味着整个体制、政策在未来都要有一个大的转向。


相关文章

着眼灵活用工两大优势,打造企业发展新格局

着眼灵活用工两大优势,打造企业发展新格局

“灵活用工”是市场催生,是基于技术变革和社会变化而生。灵活用工可以说是对传统用工模式的优化,这种模式在发达国家非常成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职位也从高到低不受限制。灵活用工的突出优势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我国灵活用工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有望成为新经济支柱

我国灵活用工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有望成为新经济支柱

人社部等多部门:我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左右,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社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农民工就业创业相关举措情况。“我国灵活就业从业...

走进零工市场,只见大厅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短期用工、临时用工、小时用工等招聘信息。登记区前,服务专员正在帮求职者完成拥有技能、期望工种及薪酬等个人信息的备录。通过“智慧化人力资源市场”网站和线下工作人员“针对性”岗位找人,务工群众很快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务工群众杨建国表示:零工市场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以前找工作要到处跑,在每个中介公司去找,现在想找到心仪的工作,只要来到零工市场就可以找到。

黔西:打造零工“小市场” 提供就业“暖心港”

零工“小市场”,就业“大民生”。近年来,黔西市加快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公益服务”原则,以即时快招服务为核心、以技能提升和权益维护服务为支撑,向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智慧化、...

贵州黎平:零工小市场激活就业大民生

贵州黎平:零工小市场激活就业大民生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龙形街道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按照“政府主导、人社监管、市场化运行”的模式,建市场、搭平台、强培训,优化就业服务,强化岗位信息收集,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推进零工市场规范...

泉州安溪:“零工小市场”激活“就业大民生”

泉州安溪:“零工小市场”激活“就业大民生”

“通过零工市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真是太方便了!”近日,通过安溪县城厢镇茗城社区“茗创星空”零工市场成功再就业的谢凤珍兴奋地说。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安溪县城厢镇茗城社区立足辖区居民需求,不断探索完善...

为什么我对灵活用工有信心?

为什么我对灵活用工有信心?

灵活用工在国外是一个已经成熟的用工模式,但是在国内兴起并不很早,大概是2017 年开始被提及,随着“金税三期”和“社保入税”政策的推进,在2018 年的时候,很多人力资源公司开始在灵活用工领域投入项目...

多地税局通知:11月起社保正式入税 企业需要灵活用工!

多地税局通知:11月起社保正式入税 企业需要灵活用工!

2020年10月30日,北京、上海等多地税务部门发布公告,自2020年11月1日起,企业社会保险费正式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详情见下表:社保入税来了!将各项社会保险费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是党的十九届三中...

灵活用工破解我国技工荒问题,全面改善技能人才待遇

灵活用工破解我国技工荒问题,全面改善技能人才待遇

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已经超过2亿,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虽然疫情已经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但近年来高级蓝领人才奇缺,技能型人才难求,结构不优、素质不高问题突出,“技工荒”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