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疫情防控期间收入如何保障?灵活用工人员应该这样做

疫情防控期间收入如何保障?灵活用工人员应该这样做

admin 6年前 3426 0

由于受疫情影响,不少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延迟复工,甚至不少中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工作不再有保障,工作者缺乏安全感。但是能为自己创造的最强大的安全感不是工作保障,而是收入保障。如果有信心能够获得收入以支持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那么无论目前的就业状况如何,都将更有安全感。安全感来自于自身的技能和获得工作、创造价值的能力。那么,如何增加灵活用工人员的安全感?

 

创建多种收入来源

拥有多种收入来源,无论是做灵活用工人员还是利用已有资产(比如通过出租一间备用房间),都会降低我们的财务风险、增加财务安全感和稳定性,并使我们为应对突遭解雇这类单一事件带来的负面冲击做好防备。

创建多种收入来源也可以是一种开启和测试某个商业想法的低风险方式。我们不用辞掉工作去自立门户,而是可以缓慢地测试市场,反复琢磨我们可以提供哪些劳动服务,可以定多高的价格,然后再赚取额外的收入并积累资源。比如,你可以以一份灵活用工岗位起步,之后积累经验,从中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利用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兴趣爱好,找到在公共关系领域工作中你真正热爱的岗位。或者创办一家小公司,通过灵活用工平台最小成本的建立自己的组织机构。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拼搏事业,让公司蓬勃发展。

 

培养技能,开发机会渠道

灵活用工是一种基于技能的用工方式。新的劳动力市场不再只在乎学位、职称和其他传统的成功标志,而是更关注我们能为潜在雇主和客户带来哪些具体、可展示的技能和能力。此外,基于任期时间的就业体系也正在向基于技能转变。公司以前会通过升职、增加福利和养老金来激励那些有资历的员工,现在则会根据员工的成果和影响力来决定其薪资水平和头衔,而不再是他们在办公桌前坐了多少年。虽然每一段工作经验都可以让我们有机会提高能力、拓展知识和提升专业技术,但是我们仍需主动去掌握一套与日常工作不相关的技能。

 

灵活用工人员属于“奔忙”一族,总是在寻找工作,在评估和更新我们的技能和价值,并时刻留心未来的潜在机会。我们必须定期调查市场,评估发生的变化、技能需求以及我们可以创造的价值。这样,我们需要做下一份工作、咨询项目或任务时,才会对自己要做什么有最新的想法。


相关文章

宁夏:构建工伤保险基金全链条防护体系

宁夏:构建工伤保险基金全链条防护体系

宁夏回族自治区聚焦工伤保险基金安全,以“制度、技术、服务”三位一体为抓手,构建覆盖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防控的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针对基金管理风险点,自治区建立工...

灵活用工——经济寒冬里的一把火

灵活用工——经济寒冬里的一把火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近几年许许多多的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有关于自己企业生死存亡的考验。在这经济寒冬的背景下,企业的雇佣关系也在悄然产生着变化……平台经济的浪潮朝企业汹涌澎湃地席卷而来。时代在改变,工...

如何利用好灵活用工和劳务派遣?

如何利用好灵活用工和劳务派遣?

在新经济时代,传统的用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企业的需求和发展。面对企业越来越多季节性、临时性、批量化的用工需求,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按需雇佣人才的灵活用工模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很多人对于“新名词...

甘肃拓展工会驿站功能,让灵活就业群体就业有路、维权无忧 “15分钟就业加油站”专解“零工痛点”

甘肃拓展工会驿站功能,让灵活就业群体就业有路、维权无忧 “15分钟就业加油站”专解“零工痛点”

“以前自己在路边揽活,难免会发生各种‘磕碰’,来‘零工驿站’找工作,全程有保障,如果有工资、工伤方面的纠纷,还可以直接联系工会法援律师。”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的灵活就业者张师傅感慨道。记者了解到,山丹县...

山东济宁:搭建基层就业创业服务“一刻钟服务圈”

山东济宁:搭建基层就业创业服务“一刻钟服务圈”

举办社区微型招聘会,邀请职业技能培训讲师进社区授课,建设创业担保贷款“创贷之家……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人社部门聚焦基层就业创业服务需求,大力实施公共就业服务织网行动,着力打造“一刻钟服务圈”,将求职招...

《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出台支持灵活就业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出台支持灵活就业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加强信息安全保护,不得泄露或者违法使用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近日,辽宁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25年2...

好消息!多举措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好消息!多举措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有利于促进灵活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和群众收入。具...

安徽铜陵:“共建”模式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

安徽铜陵:“共建”模式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

为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下沉,安徽省铜陵市人社部门,积极探索与银行、企业、高校等开展合作,建设多种类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持续延伸服务触角,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更加均衡可及。“政银共建”拓展网点。与邮政、邮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