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破解结构性矛盾 多地架起技能促就业“高速路”

破解结构性矛盾 多地架起技能促就业“高速路”

admin 3个月前 172 0

常态化运行的“家门口”培训班、设备齐全的技能实训基地、对接企业需求的技能课程……近期,多地坚持以技能培训为抓手,通过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培养高技能人才、打造产教评技能生态链等,千方百计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架起技能促就业的“高速路”。

聚焦新需求培育高技能人才

走进四川省绵阳市公共实训基地,身着统一工作服的学员正在一楼的数控加工车间里操作设备,他们是来自绵阳九洲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正在这里学习铣工技能课程。

在基地的三楼会议室,通过层层选拔的八位选手在温习劳动关系协调师项目的相关知识,为今年九月即将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新设赛项全力备战。

“绵阳市公共实训基地运营工作创新采取‘政府主导、校企参与’的运营模式,目前配备实训设施设备896台(套),涉及数控加工、电子信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可承担45个职业70个工种近1200人同时使用。”绵阳市公共实训基地负责人卓进表示,截至目前,基地累计为高校毕业生、企业职工等提供技能实训、技能竞赛等服务8.5万人次、带动就业2.6万人。

业内专家指出,职业技能培训是各地推动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的“高速路”,也是劳动者提技增收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就业供需匹配的关键。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

作为技能四川建设的龙头项目,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项目(下称“西高总部”)以服务四川、覆盖成渝、辐射西部为使命担当,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是西高总部机器人专业方向的实训基地,已聚集安川、ABB、西门子等工业机器人链主企业技术体系,并与多所高校共建创新中心,目前,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训已超12000人次。”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产教业务部负责人秦大方表示,未来,创新中心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与高校、企业共同建设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生态圈,为新兴产业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

“随着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多地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重点领域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支持引导广大劳动者参加培训,提升所需技能,有助于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

精准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记者在广东省河源市鲲鹏职业培训学校见到了44岁的叶丽蓉。“我了解到鲲鹏职业学校可以‘先就业再缴学费’,就立刻来报名学习,通过集中培训、结业考试、岗前实习并拿到专项能力证书后,就正式‘上户’工作了。”叶丽蓉感慨道,月嫂这份工作不仅让她的收入增加,更让她成为被社会认可的技能人才。

“像叶丽蓉一样通过学习新技能获得工作机会的人不在少数,我们开设的整理收纳、互联网营销师等12门专业技能课程都是瞄准新需求的培训内容。”河源市鲲鹏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王龙表示,近两年,学校培训总人数超4000人,就业率达80%以上,其中家政类培训1113人以上,推荐就业1053人。

“今年以来,广东积极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围绕先进制造、康养托育等重点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季度全省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1万人次。同时,扩大培训补贴覆盖范围,按照不同职业类别不同技能等级给予800元至3600元的培训补贴。”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调研发现,全国多地都将技能培训作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的重要抓手。

走进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华兴街道三河社区就业服务小站,正在进行的编织培训课程座无虚席。“现在正在学习编织技艺的学员大多是辖区内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华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指尖大爱·匠心同行”女红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开展课程47期,培训学员1400余人次,合计制作成品20000余个,学员们累计创收30余万元。

创新打造产教评技能生态链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9项重点任务,提出“打造产教评技能生态链”。

业内专家指出,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是以企业为主体,学校、相关机构等共同参与,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

记者了解到,北京、广东等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打造产教评技能生态链,以联合培养的方式,让产业和人才更好衔接。深圳便是先行者之一。

在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下称“万乐药业”)的实训车间里,制剂研发带头人卓秋琪正在给几名研发人员分享体会。

“在医药行业,研发人员要深入生产一线,让研发与生产高效衔接。”卓秋琪说,研发药物的工作长期面临实验室成果与产业化脱节的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万乐药业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式,持续引进和培养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药物分析等领域的技能人才。

同时,万乐药业还带动6家深圳市医药企业和4所省内外职业院校参与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指导链员单位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医疗器械装配工”行业企业评价规范的编制。

一直以来,广东省坚持“产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瞄准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吸引华为、比亚迪、希音等一批制造业当家企业成为链主企业,为产业链建立起招生、培训、评价与就业一体的技能人才供应链。

“目前全省组织遴选了170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带动837家企业技能人才培养13.4万人次,认定评价11.1万人次。”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企业在产业链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上下游企业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张占武表示,应进一步推动培训和就业协同联动,促进劳动者技能提升,让技能成就未来。


相关文章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部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引导裁判...

企业用工问题层出不穷,灵活用工带来生机

企业用工问题层出不穷,灵活用工带来生机

企业内部用工模式的现状 虽然很多企业已经试运营灵活用工模式,通过外包来完成特殊时期的生产及经营任务。但从本质上说传统内部劳动关系稳定,固定工观念深重,存在劳动用工主体、使用单位和日常管理三者...

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

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灵活就业日益成为一种重要就业形式。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今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

热烈庆祝中国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第九届峰会圆满落幕!

热烈庆祝中国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第九届峰会圆满落幕!

8月9日,由中国劳动学会、中国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福建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指导,龙岩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龙岩市企动力信息传媒有限公司、龙岩市好工作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

河北石家庄:架起灵活就业供需桥梁

河北石家庄:架起灵活就业供需桥梁

转自:中工网原标题:架起灵活就业供需桥梁(主题)——河北石家庄灵活就业市场探访(副题)中国财经报记者 刘祎璠 通讯员 赵志峰 东冰“今天向大家推荐的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客服岗位,主要工作内容是...

灵活用工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关键问题?

灵活用工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关键问题?

2020年灵活用工迎来大发展,因为疫情的关系,使得灵活用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相信大部分人还是并不了解灵活用工。因此有必要让我们来认真的探讨一下灵活用工,并且来研究一下它是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关键...

探究新格局下灵活用工如何长远发展

探究新格局下灵活用工如何长远发展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为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在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下,“灵...

错过不能补缴!湖南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期延长至6月底

错过不能补缴!湖南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期延长至6月底

长沙某家政服务中心,43岁的保洁员刘女士在社区工作人员指导下登录“湘税社保”APP,赶在截止日前补缴了2024年养老保险费。“年初家里老人看病花了不少钱,正愁没钱缴费,现在延期政策真是解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