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完善就业优先政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

完善就业优先政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

admin 11个月前 967 0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青年就业如何促进?结构性就业矛盾怎么破解?如何保障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相关热点问题。

多措并举促进青年、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如何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促进青年、农民工就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宋鑫表示,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始终是重中之重。下一步,人社部门将以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抓手,在政策落实、招聘对接、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

他表示,将围绕应届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建立实名工作台账,对其提供集中服务。同时,对低保家庭、脱贫家庭、残疾毕业生以及长期失业青年开展结对帮扶。

“近期,我们启动了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国庆节后还将组织金秋招聘月等专项服务,各地也将开展一批专业化、行业性、区域性招聘活动。”宋鑫说。

促进农民工就业增收,意义重大。目前,全国农民工约3亿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民工1.9亿人。

宋鑫介绍,接下来将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进一步健全农民工就业支持体系,重点从完善外出务工机制、拓宽就近就业渠道、鼓励返乡创业增收、强化优先就业帮扶等四方面推进。

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扩大就业新空间

近年来,就业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是解决“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

“下一步将突出技能提升,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重点领域和健康照护、养老护理等重点行业,紧盯新动能、新职业技能人才缺口,引导劳动者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李忠说。

李忠介绍,接下来还将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推动技能强企;突出工学一体,高质量发展特色技工教育;突出机制创新,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深入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研究推动扩大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领域。

薪酬是转变“重学历、轻技能”观念、增强技能岗位吸引力的关键。李忠表示,将突出激励保障,动态发布技能人才薪酬价位信息,研究建立技能型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引导企业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伴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新职业成为了许多劳动者的新选择。如何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扩大劳动者的就业空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卢爱红表示:“我们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建设,持续动态调整职业分类体系,每年征集发布一批新职业信息。同时加快新职业标准和培训基础资源开发,大力促进新职业从业人员能力提升。”

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是重要的就业“蓄水池”。如何加强相关劳动者权益保障,进一步促进劳动者体面劳动和高质量就业?

卢爱红表示,将持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落实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强化企业用工指导,加强法律政策宣传、用工行政指导和监督;优化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畅通劳动者纠纷调解渠道。

社会保障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下一步如何深化社保领域的改革?

李忠介绍,重点将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增强可持续性,夯实稳健运行的制度基础。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研究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的政策措施,在全国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大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规模,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体系。

二是增强可及性,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落实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政策,将更多人群纳入保障范围。

三是增强安全性,健全基金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基金运行的全链条监管,坚决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救急款”。

四是增强便捷性,持续优化经办管理服务体系。

五是增强规范性,加强法治建设。加大现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力度,及时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姜琳、韩佳诺


相关文章

湖南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76.06万人

湖南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76.06万人

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出台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16条、保障重点企业用工10条等系列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专注服务灵...

报告显示:“互联网+”类灵活用工排名第一

报告显示:“互联网+”类灵活用工排名第一

随着2019年渐入尾声,中国的AI、5G等新技术的落地,我国人力资源和劳动市场正面临前所未灵活用工有的变化和挑战。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通过对人才的经营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并将灵活用工作为经营制胜的...

政府指引灵活用工新方向,打好稳就业保就业攻坚战

政府指引灵活用工新方向,打好稳就业保就业攻坚战

2020 年好像全世界都变慢了,上半年的疫情爆发,现如今多地出现的洪涝灾害。使得许多行业在重塑,部分企业未能扛过去而倒闭,还有很多企业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招工困难。而就业人员也由于不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

进展如何 效果怎样?——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情况调查

进展如何 效果怎样?——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情况调查

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在烈日下工作、在风雨中奔波,他们的职业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关注。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要求,自2022年7月起,在北京、上海、四川等7省市的美团、货拉...

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新规出台,对求职者有何利好?

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新规出台,对求职者有何利好?

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网信办29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管理的通知》,聚焦当前存在的虚假招聘、泄露求职者个人信息、就业歧视、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

2020企业如何自救:通过灵活用工降低人力成本

2020企业如何自救:通过灵活用工降低人力成本

Q到了今天,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似乎已经能够看到胜利的曙光,但是大家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虽然各地陆陆续续有了复工的消息,但是已经造成的损失和没有停止的疫情让不少的企业陷入了困境。很多企业当下面对的最现实的...

科技进步催生企业灵活用工模式多样化发展

科技进步催生企业灵活用工模式多样化发展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我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的工作模式是以标准雇佣为基础所形成的,以工作岗位为单位进行运营管理,有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工作地点、...

北京:出台15条措施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北京:出台15条措施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近日,北京市印发《关于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若干措施》,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业进一步推动重点群体就业政策落实,实施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工作,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发挥政策引领、市场驱动作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