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推动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推动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admin 9个月前 713 0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不过总量和结构性压力仍然不可忽视,如何持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提升就业质量,值得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逐步建立起从中央到基层的六级管理、五级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全国98%以上的街道、乡镇设立了服务窗口,提供招聘、职业指导、创业支持等服务,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扩面增效提升了匹配效率。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达到4434家,全年为劳动者提供求职、创业服务达1.25亿人次。

与此同时,相关政策的持续出台、完善与贯彻落实,在新就业形态与灵活就业领域取得积极成效。例如,此前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明确将新就业形态的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同时,人社部启动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试点。此外,还推进了职业资格放管服改革,分七批取消了70%以上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进一步扫除了灵活就业的障碍。这些举措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就业规模的扩大,推动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不过,尽管平台经济等新就业形态已催生出新型劳动关系,但现有体系仍以服务传统劳动关系为主,未能有效覆盖新兴就业群体。同时,部分技能单一、年龄偏大的劳动者也面临结构性失业的风险。对此,应多措并举。

一方面,构建需求+供给数据采集链,推进产业与就业协同。抓住人才缺口,在实施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工程项目时,提前评估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形成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集各类群体的业务数据,通过智能分析和精准画像,形成覆盖广泛的劳动力供给数据库。

   另一方面,创新公共+市场用工服务链,实现供需精准对接。聚焦中小微企业,建立企业发单+就业公共服务机构接单+服务对象反馈评单的工作机制,实施大数据精准推送、共享用工余缺调剂等专项服务。充分利用职业介绍补贴政策,激励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用工保障服务,确保覆盖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突出就业导向,根据重点产业需求,针对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定向式、定岗式、订单式示范性项目制培训,促进供需匹配和岗位对接 


相关文章

技能型人才奇缺,灵活用工打造企业发展新渠道

技能型人才奇缺,灵活用工打造企业发展新渠道

近年来,技能型人才奇缺,企业表示高级蓝领难求,结构不优、素质不高问题突出,“技工荒”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灵活用工对企业扩大内需发挥巨大作用,逐渐打开人们用工模式新世界的大门。当然灵活用工突然...

年轻人如何反内卷?固定工作or灵活用工,你想好了吗?

年轻人如何反内卷?固定工作or灵活用工,你想好了吗?

“内卷”是最近各行各业都在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指的是一类信息文化达到某种最终形态之后,既不能稳定下来,也没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因而只能在内部不断地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这么说好像很复杂的样子,但是现在很...

中国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峰会胜利落幕,职由人再获殊荣!

中国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峰会胜利落幕,职由人再获殊荣!

9月24日~9月25日,由兰州市人社局主办、职由人赞助的“中国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第七届峰会暨兰州首届人力资源产业高峰论坛”胜利召开!此次峰会云集国内近300家企业、400多名HR及行业专业人士参...

安徽安庆:四个聚焦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安徽安庆:四个聚焦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023年以来,安徽省安庆市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一是聚焦就业优先目标,坚持供需发力扩就业容量...

灵活用工——中小型企业的坚实后盾

灵活用工——中小型企业的坚实后盾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有许许多多的企业都经历了大小不同的裁员,其中耗费的精力和人力成本对于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都是非常刻骨铭心的。但是有一些企业却在这个时候走了另一条路——共享员工的方式来缓解公司的用人危机,...

拆解与重塑,深度解析2023年灵活用工新趋势

拆解与重塑,深度解析2023年灵活用工新趋势

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一年很多企业经历了太多的波折,2023年是新的开始,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个冬天对于企业来说,很难,除了需要去拓展新的业务,也面临着用人上的挑战。疫情导致人员极其不稳定,合适的人还招不...

带你重新加深对灵活用工巨大优势认识

带你重新加深对灵活用工巨大优势认识

近几年全国有许多城市出现了灵活用工第三方平台,企业也设置了多个灵活用工平台任务,解决疫情期间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而且在2020年这一年的发展中,中国的灵活用工市场还在不断开拓和升级,对灵活就业人群也给...

如何重构劳动法制度以应对灵活用工?

如何重构劳动法制度以应对灵活用工?

作者:涂永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一、灵活用工的现状及其内涵互联网时代下,随着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我国灵活用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