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银行有关研究,零工经济占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比重达12%,全球从事零工人数4.35亿人,零工市场成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灵活就业人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生力军。但零工市场建设存在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劳动者权益保障欠缺等问题也是普遍现象。
从国际上看,如何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一些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更好发挥零工市场促就业作用,协同推进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零工市场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明确零工的劳动关系。与传统用工方式不同,零工经济的从业者大多是从互联网平台获得工作,而互联网平台与零工之间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雇佣关系,有不少平台公司将员工归类为独立承包商或个体工商户,劳动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各国采取了不同方式明确零工与平台之间的劳动关系。美国加州从2020年正式施行“零工法案”,将零工归为职工,并与全职员工享受同样福利和带薪休假。英国最高法院于2021年判定出行平台优步的司机为处于正式员工与独立承包人之间的劳动者,而不是独立承包人,可以享受最低工资、带薪休假等部分劳动者权益。为了更好明确零工的劳动关系,欧盟制定了工人的7个分类标准:确定薪酬水平的上限;要求遵守有关外表、行为或工作表现的某些规则;监督工作表现;限制选择工作时间或缺勤时间的自由;限制接受或拒绝任务的自由;限制使用分包商或替代品的自由;限制建立客户群或为任何第三方开展工作的可能性。如果零工满足上述标准中的3个,将被归类为雇员,而不是自营职业者。这些劳动关系的确定,为平衡零工市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加强零工的社会保障。与传统用工方式相比,零工群体比较自由,但稳定性、保障性相对较差,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有调查显示,当被问及从事零工工作的弊端时,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提及“缺乏工作保障和收入的不可预测性”“无法获得健康保险和一系列福利”等。因此,切实为零工提供社会保障成为各国共识。印度拉贾斯坦邦通过《2023年平台零工(注册和福利)法案》,明确成立一个福利委员会和专门的社会保障基金,持续为零工群体提供社会保障。该法案规定,每笔交易均征收1%至2%福利税,用于零工群体医疗、养老等支出。欧盟成员国2023年也达成一项协议,旨在规范快递员、外卖员等的社会保障。此外,很多机构还适时推出针对零工群体的保险、医保和福利机制产品,形成了多样化保障体系。
提升零工的专业能力。技能高低是决定岗位获得、薪酬水平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零工群体受教育程度有不断提高趋势,但总体偏低,无技能、低技能现象比较普遍。而且,零工群体工作时间较长,学习充电时间有限,在新业态、新职业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面临较大失业风险。因此,各国普遍重视对零工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劳动技能与职业发展能力。这种培训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企业层面的。英国通过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为零工群体提供统一的职业培训标准。越来越多的平台运营商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零工群体提升技能创造条件。据统计,在伦敦和纽约,分别有82%和90%的优步司机是移民,为使他们更好适应工作,平台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发出新的语言学习软件,供司机等零工免费使用。同时,还为所有司机和配送员出具信函,证明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用以寻找新的工作和升职机会。
加强对网络平台的治理。网络平台是零工市场的重要主体。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零工经济从业人员常常受到平台的不合理控制,所谓的“困在系统里”是这一特征的典型表现。因此,结合实际不断调整规范网络平台行为是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重中之重是增强信息和过程管理的透明性。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改善平台工作条件指令的建议》,致力于提高算法使用方式的透明度,确保对工作条件进行人工监控,既促进零工群体体面劳动,又不损害网络平台利益,促进零工经济和零工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 |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