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北京: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意见

北京: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意见

admin 2个月前 199 0

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聚焦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关心的问题,提出7个方面26项措施。

明确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路径

《实施意见》立足北京实际,着眼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出聚焦1个目标(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首善之区),完善3项机制(协同联动机制、推进落实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建立6大体系(协同化就业工作体系、现代化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精准化就业支持体系、多元化岗位开发体系、便捷化就业服务体系、平等化就业保障体系),明确到2030年,全市基本形成高质量充分就业格局;到2035年,高质量充分就业格局进一步巩固。

建设就业友好型城市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施意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明确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推动经济社会与就业协调联动,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制定调整重大政策、布局重大产业、确定重大项目时,同步开展岗位创造、失业风险评估。整合政策资源,吸引急需紧缺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在京就业,出台新就业群体友好若干措施开展首都人口与就业常态化监测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出台《北京市就业促进条例》,实施“城乡就业融合与区域就业结对子”工程,促进就业均衡发展

加快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结构性就业矛盾是当前就业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实施意见》以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为重点,积极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对就业质量不高的学科专业进行预警,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教育与就业协同联动。实施技能北京培训行动,以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为导向,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畅通人才发展通道,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动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与职称、学历双向比照认定。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完善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加大人才供给和引进力度。

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

坚持把重点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意见》提出,要制定实施促进青年就业行动计划,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开发科研助理、基层服务等岗位,推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建设,组织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支持青年就业创业。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和转移就业。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加强技能培训和政策扶持。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完善就业支持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兜住就业底线。

多措并举开发就业岗位

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为群众求职就业提供更多选择。《实施意见》提出,要制定北京市就业岗位开发专项计划,大力开发数字产业、绿色产业岗位,挖掘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等领域岗位创造潜力,开发收纳师、护理师、育婴师等实用型、兜底性就业岗位,扩大岗位供给。建立企业吸纳就业评价机制,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强化政策支持和用工服务。实施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硬科技初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持续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制定支持平台经济吸纳就业指导意见,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鼓励多渠道就业。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提升就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实施意见》提出,制定首都就业公共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将就业公共服务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纳入基层民生保障服务事项,出台分级分类就业服务办法,推进就业服务站点建设,强化“家门口”就业服务。健全北京市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用人单位岗位信息采集制度,开展“找工作”走流程活动,增强群众求职就业便捷性。制定政府购买就业公共服务目录,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就业公共服务。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海外区域联络站,提供全球化人才招聘和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

保障平等就业权利,促进劳动者体面劳动。《实施意见》提出,要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查处招聘录用和解雇裁员中的违法行为,保障妇女职业全周期合法权益和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健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劳动、知识、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强工资宏观指导和调控,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联合执法,治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求职陷阱等乱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全社会支持就业的良好氛围。


相关文章

青海: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

青海: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

近日,青海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印发《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的通知》,通过降费率、稳岗位、提技能等一揽子组合式政策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发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稳岗减负政策。延续实施...

黑龙江绥化:数智加社保跑出服务加速度

黑龙江绥化:数智加社保跑出服务加速度

黑龙江省绥化市人社局深入推进“数智+社保”融合发展,持续推动社保服务智能化、精准化、安全化,不断提升社保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切实增强参保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突出场景创新,推动服务模式更加“便...

以零工“小市场”守护好灵活就业“大民生”

以零工“小市场”守护好灵活就业“大民生”

当前正值“金三银四”招聘季,各地零工市场迎来新一轮招聘潮。近年来,伴随着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不断发展,就业形式、劳动关系也衍生出新形态。无论是外卖送餐员、代驾、网约车司机,还是平台主播、短视频作者...

新增1200万人以上,2024年如何稳住就业大盘?

新增1200万人以上,2024年如何稳住就业大盘?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这是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设置的2024年就业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从去年“1200万人左右”调整为今年“1200万人以上”,提出了...

企业需要更加弹性的用工方式,个人也有较高意向参与

企业需要更加弹性的用工方式,个人也有较高意向参与

随着科技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原本的工作模式在很多方面被颠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中讨论以结果为导向的创新流程,企业们纷纷开始思考,到底是要以工作岗位为中心还是以工作需求为中心。灵活用工平台更注重帮助...

走进零工市场,只见大厅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短期用工、临时用工、小时用工等招聘信息。登记区前,服务专员正在帮求职者完成拥有技能、期望工种及薪酬等个人信息的备录。通过“智慧化人力资源市场”网站和线下工作人员“针对性”岗位找人,务工群众很快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务工群众杨建国表示:零工市场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以前找工作要到处跑,在每个中介公司去找,现在想找到心仪的工作,只要来到零工市场就可以找到。

黔西:打造零工“小市场” 提供就业“暖心港”

零工“小市场”,就业“大民生”。近年来,黔西市加快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公益服务”原则,以即时快招服务为核心、以技能提升和权益维护服务为支撑,向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智慧化、...

北京:出台15条措施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北京:出台15条措施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近日,北京市印发《关于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若干措施》,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业进一步推动重点群体就业政策落实,实施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工作,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发挥政策引领、市场驱动作用,实...

赖德胜:零工市场健康发展成全球课题

赖德胜:零工市场健康发展成全球课题

根据世界银行有关研究,零工经济占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比重达12%,全球从事零工人数4.35亿人,零工市场成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灵活就业人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生力军。但零工市场建设存在工作和收入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