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补贴人力资源机构“零工服务”

补贴人力资源机构“零工服务”

admin 3个月前 273 0
北京石景山推出促就业优惠政策

补贴人力资源机构“零工服务”

( 来源:工人日报 2025年03月24日)

  本报讯 (记者赖志凯)“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荐石景山区失业人员就业的,可获每人1000元职业介绍补贴;促进零工就业的,按每人次20元标准补贴,为同一人介绍零工就业,每年最多享受10次。”日前,北京市石景山区人社局联合区财政局正式印发《石景山区2025至2027年度促进就业优惠政策》。

  《政策》通过7大板块17项具体措施,全面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鼓励企业稳岗扩岗,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石景山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轮政策与以往相比覆盖面更广、帮扶力度更大,重点鼓励新就业形态和零工就业,首次对人力资源机构“零工服务”进行补贴,加大了对失业人员单位就业奖励、青年群体扩岗补助的补贴额度,增加了对创业孵化基地的资金扶持。

  针对失业人员,《政策》明确,石景山区户籍登记失业人员通过新经济平台灵活就业并缴纳社保的,可申请社保补贴;跨区就业的,每月还可领取300元交通补贴;自主创业且稳定经营满1年的,并依法缴纳社保的,可按实际租金金额申请最高5万元/年的场地补贴;参加职业技能或创业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可申请最高1200元/年的生活费补贴。

  关于青年群体,《政策》提出两项专项支持:石景山区户籍未就业青年在各类见习单位参加见习的,每月可申领880元生活补贴。企业招用16至24周岁登记失业人员或应届毕业生等重点青年群体,可获每人2000元的扩岗补助。

  除了招聘青年有鼓励政策外,企业发掘岗位资源招用重点就业群体,依法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职工社保、按月足额发放不低于当年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1.2倍的工资,每满1年可申请每人每年5000元单位稳定岗位就业补助。(《工人日报》 2025年03月24日 03版)


相关文章

黑龙江:出台25条政策措施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黑龙江:出台25条政策措施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近日,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黑龙江省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聚焦数字领域人才的培养供给、交流合作、创新创业、激励保障等事...

自动化浪潮之下,灵活用工模式有助于提升职业体验

自动化浪潮之下,灵活用工模式有助于提升职业体验

最近刚刚公布了高考成绩,考生们马上迎来了填报志愿的关键时刻了,现在大家对于填报志愿的重视程度已经很高了,因为这将影响着考生之后一生的发展。填报志愿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发展、学校资源、行业前景等等各方面...

数字经济时代下用工新理念——灵活用工

数字经济时代下用工新理念——灵活用工

2021年以数字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正在被全社会推动,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对于人力资源行业来说,在新阶段要有新的格局和理念。新业态下的灵活用工将成为推动劳动力市场管理的...

热烈祝贺中国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第二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圆满落幕

热烈祝贺中国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第二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圆满落幕

12月13日,中国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第二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暨第八届峰会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召开,本次会议由黔东南信息港、黔东南人力资源网承办 ,共有15家常务理事会单位派代表...

灵活用工,未来发展新趋势

灵活用工,未来发展新趋势

近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企业都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抱有着很大的忧虑。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循环中,也体现于人才市场里。并且随着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技术市场正在迅速的变化。灵活用工在这种背景下...

湖南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76.06万人

湖南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76.06万人

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出台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16条、保障重点企业用工10条等系列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专注服务灵...

衡阳县:零工家园成立 让灵活就业人员高质量就业

衡阳县:零工家园成立 让灵活就业人员高质量就业

红网时刻新闻5月16日讯(通讯员 曾立林 丁源 记者 宋美君)5月15日,衡阳县零工家园正式揭牌成立,并举行现场招聘会,20余家零工用工主体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家政、快递、装卸、物流等多个行业...

安徽铜陵:“共建”模式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

安徽铜陵:“共建”模式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

为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下沉,安徽省铜陵市人社部门,积极探索与银行、企业、高校等开展合作,建设多种类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持续延伸服务触角,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更加均衡可及。“政银共建”拓展网点。与邮政、邮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