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上海黄埔:打造全景式“零工地图” 开启灵活用工新模式

上海黄埔:打造全景式“零工地图” 开启灵活用工新模式

admin 11个月前 709 0

上海市黄浦区人社部门积极探索,大力推进零工就业服务,形成辐射全域的人力资源联合零工大市场、服务家门口就业的零工集市、零工驿站及线上零工服务等多种模式,为劳动者灵活就业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

专业支撑,打造贴近群众需求的人力资源联合服务零工平台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活力,结合“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打造黄浦零工就业服务新平台。归集线上线下零工岗位信息,依托公共招聘新平台、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网、微信公众号等,建设完备线上零工就业云市场。不断扩容零工服务平台,以实现零工岗位信息精准匹配和高效对接,满足求职者灵活就业、就近就业、临时就业等多元化就业需求。“新经济、新业态”零工就业云平台三期汇集了55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全职、实习、兼职等各类岗位累计超过2.3万个。

兜底保障,首创“就业+救助”,跨部门协同零工服务模式

  2024年,黄浦区人社以就业促救助,与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形成“就业”“救助”联动机制,在上海市级救助站、黄浦区区级救助站分别设立了“就业+救助”零工驿站,建立联络员机制,保持深度合作,实现零工岗位信息互联互通,及时向市、区两级救助站推送零工岗位,组织和帮助来沪务工人员开展求职帮扶、参与各类招聘活动。已累计开展了19场零工驿站服务,推送185家单位,623个零工岗位。

标杆引领,提档升级建设完备的线下零工市场

  针对中心街区、园区人员产业聚集特点,因势利导将零工服务、零工驿站建设延伸到有需求的中心街区。结合“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就业服务站及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建设,开设一批零工服务驿站。在各街道、零工站点推广“黄浦就业码”,使之成为拥有服务窗口、信息发布,集咨询、休息等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零工驿站,打造全景式“零工地图”,着力提升零工信息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指导各街道在零工站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零工集市和招聘会活动,帮助群众闲时打工,企业忙时用工,满足企业与求职者双向需求。线下零工市场已累计推送了59场零工活动,588家单位647个岗位,累计招聘2411人,简历投递1825份。


相关文章

关于社会保险、医保经办、跨省异地就医……五问五答你关心的问题

关于社会保险、医保经办、跨省异地就医……五问五答你关心的问题

8月16日,第765号国务院令公布《社会保险经办条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4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司法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社会...

强化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

强化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是战略性支撑。“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这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方向指引。“畅通教育...

湛江市赤坎区引进首家零工市场

为进一步规范湛江市零工市场秩序,提升就业服务质量,12月20日,湛江市赤坎区零工市场正式揭牌运营,这是全省五个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试点之一,也是该市首家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此举将进一步规范湛江市零工市场...

家政行业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家政行业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9月24日下午,家政行业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人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中国劳动学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的专家,以及部分家政企业、保险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了家政灵...

黑龙江佳木斯:“四维联动”破解企业用工难

黑龙江佳木斯:“四维联动”破解企业用工难

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社局实施“上门对接+精准施策+数字赋能+跟踪回访”四维联动工作举措,构建企业用工保障服务闭环,为企业发展助力赋能。上门对接摸需求,...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王晓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最基本的趋势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党的二十大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城镇化的战略目标,提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以人...

湖北广水:从“好就业”到“就好业”

湖北广水:从“好就业”到“就好业”

今年以来,湖北省广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发展理念,以“三步棋”走好“就在广水”营商环境先行区试点改革之路。通过就业服务端口前置、资源倾斜、重心下沉,着力构建县域精准化公共就业服务新...

从“零工经济”看灵活用工之精准调配篇

从“零工经济”看灵活用工之精准调配篇

领先的组织之所以领先是有原因的:他们采取了一种“工作匹配(workfit)”的方法来管理员工。他们关注的是如何使他们的策略与他们想要达到的结果相匹配,以及现在的员工想要参与到工作中的方式。他们在转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