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上海黄埔:打造全景式“零工地图” 开启灵活用工新模式

上海黄埔:打造全景式“零工地图” 开启灵活用工新模式

admin 5个月前 461 0

上海市黄浦区人社部门积极探索,大力推进零工就业服务,形成辐射全域的人力资源联合零工大市场、服务家门口就业的零工集市、零工驿站及线上零工服务等多种模式,为劳动者灵活就业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

专业支撑,打造贴近群众需求的人力资源联合服务零工平台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活力,结合“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打造黄浦零工就业服务新平台。归集线上线下零工岗位信息,依托公共招聘新平台、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网、微信公众号等,建设完备线上零工就业云市场。不断扩容零工服务平台,以实现零工岗位信息精准匹配和高效对接,满足求职者灵活就业、就近就业、临时就业等多元化就业需求。“新经济、新业态”零工就业云平台三期汇集了55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全职、实习、兼职等各类岗位累计超过2.3万个。

兜底保障,首创“就业+救助”,跨部门协同零工服务模式

  2024年,黄浦区人社以就业促救助,与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形成“就业”“救助”联动机制,在上海市级救助站、黄浦区区级救助站分别设立了“就业+救助”零工驿站,建立联络员机制,保持深度合作,实现零工岗位信息互联互通,及时向市、区两级救助站推送零工岗位,组织和帮助来沪务工人员开展求职帮扶、参与各类招聘活动。已累计开展了19场零工驿站服务,推送185家单位,623个零工岗位。

标杆引领,提档升级建设完备的线下零工市场

  针对中心街区、园区人员产业聚集特点,因势利导将零工服务、零工驿站建设延伸到有需求的中心街区。结合“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就业服务站及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建设,开设一批零工服务驿站。在各街道、零工站点推广“黄浦就业码”,使之成为拥有服务窗口、信息发布,集咨询、休息等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零工驿站,打造全景式“零工地图”,着力提升零工信息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指导各街道在零工站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零工集市和招聘会活动,帮助群众闲时打工,企业忙时用工,满足企业与求职者双向需求。线下零工市场已累计推送了59场零工活动,588家单位647个岗位,累计招聘2411人,简历投递1825份。


相关文章

现在还不了解灵活用工?那就真的来不及了!

现在还不了解灵活用工?那就真的来不及了!

上世纪20年代,面临人员成本不断攀升问题的美国Samuel Workman公司,为了更加高效专业的对接资源,首先创立了人才租赁模式。在随后的几年中,美国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因此得到飞速发展。由于灵活用工...

帮助1049人实现就业增收!遂昌“零工市场”很实在

帮助1049人实现就业增收!遂昌“零工市场”很实在

“快60岁的人了,也没啥文化,没想到零工小站真为我寻到了适合的工作,让我在家门口挣了钱。”日前,遂昌县金竹镇百胜村村民邹雪花成为金竹小区来料加工点的烧饭阿姨,不仅每个月多了2600元工资,空闲时间还可...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解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指南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解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指南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以下简称两个指引和一个指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

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从这三方面落实!

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从这三方面落实!

降费率政策是优化完善税费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就业稳定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落实国务院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

共享用工等灵活用工模式受到肯定,起到稳定就业作用

共享用工等灵活用工模式受到肯定,起到稳定就业作用

随着我国共享经济逐渐成熟,我们接触的共享产品和共享服务也越来越多,比如共享助力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用工等等。近期,人社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的通知》,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引起了社会各界...

疫情防控期间收入如何保障?灵活用工人员应该这样做

疫情防控期间收入如何保障?灵活用工人员应该这样做

由于受疫情影响,不少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延迟复工,甚至不少中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工作不再有保障,工作者缺乏安全感。但是能为自己创造的最强大的安全感不是工作保障,而是收入保障。如果有信心能够获得收入以支持...

四川内江:出台深化企业用工服务十五条措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四川内江:出台深化企业用工服务十五条措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四川省内江市制定出台《内江市深化企业用工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五条措施》,从用工储备、体系建设、平台搭建、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解法”。建立用工“蓄水池”,为企业用工提供人才储备。建立内...

灵活用工破解我国技工荒问题,全面改善技能人才待遇

灵活用工破解我国技工荒问题,全面改善技能人才待遇

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已经超过2亿,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虽然疫情已经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但近年来高级蓝领人才奇缺,技能型人才难求,结构不优、素质不高问题突出,“技工荒”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