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上海黄埔:打造全景式“零工地图” 开启灵活用工新模式

上海黄埔:打造全景式“零工地图” 开启灵活用工新模式

admin 11个月前 704 0

上海市黄浦区人社部门积极探索,大力推进零工就业服务,形成辐射全域的人力资源联合零工大市场、服务家门口就业的零工集市、零工驿站及线上零工服务等多种模式,为劳动者灵活就业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

专业支撑,打造贴近群众需求的人力资源联合服务零工平台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活力,结合“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打造黄浦零工就业服务新平台。归集线上线下零工岗位信息,依托公共招聘新平台、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网、微信公众号等,建设完备线上零工就业云市场。不断扩容零工服务平台,以实现零工岗位信息精准匹配和高效对接,满足求职者灵活就业、就近就业、临时就业等多元化就业需求。“新经济、新业态”零工就业云平台三期汇集了55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全职、实习、兼职等各类岗位累计超过2.3万个。

兜底保障,首创“就业+救助”,跨部门协同零工服务模式

  2024年,黄浦区人社以就业促救助,与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形成“就业”“救助”联动机制,在上海市级救助站、黄浦区区级救助站分别设立了“就业+救助”零工驿站,建立联络员机制,保持深度合作,实现零工岗位信息互联互通,及时向市、区两级救助站推送零工岗位,组织和帮助来沪务工人员开展求职帮扶、参与各类招聘活动。已累计开展了19场零工驿站服务,推送185家单位,623个零工岗位。

标杆引领,提档升级建设完备的线下零工市场

  针对中心街区、园区人员产业聚集特点,因势利导将零工服务、零工驿站建设延伸到有需求的中心街区。结合“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就业服务站及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建设,开设一批零工服务驿站。在各街道、零工站点推广“黄浦就业码”,使之成为拥有服务窗口、信息发布,集咨询、休息等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零工驿站,打造全景式“零工地图”,着力提升零工信息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指导各街道在零工站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零工集市和招聘会活动,帮助群众闲时打工,企业忙时用工,满足企业与求职者双向需求。线下零工市场已累计推送了59场零工活动,588家单位647个岗位,累计招聘2411人,简历投递1825份。


相关文章

零工无处不在

零工无处不在

开网店、跑滴滴、当团购团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称自己“斜杠青年”,“打零工”正成为传统就业形式的重要补充,零工经济也在就业市场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工作,往往有明确雇主、存在中长期雇...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零工市场:从“好就业”到“就好业”

运城晚报记者 范楚乔 郝丽莎 文图“照顾孩子的空闲时间,我想找个事做。正好县里组织的手工活培训我很感兴趣,就报名参加了。不管是在企业弹性工作,还是把产品带回家按件结算,都能通过技能上岗就业。”近日,参...

从“零工经济”看灵活用工之平衡工作生活篇

从“零工经济”看灵活用工之平衡工作生活篇

有数据表明,64%的灵活用工人员出于获得工作和生活上的平衡而选择了自由职业。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对于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对于时间自由的追求是大部分人的希望。 企业选择灵活用工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大...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如今,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城市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与人方便”的他们面对的工作环境并不友好,像外卖骑手送餐途中发生意外遭保险拒赔、网约车司机工作超过12个小时等问题引发大...

数字赋能 智慧管理 ——郑州全力打造“数智”社保服务体系

数字赋能 智慧管理 ——郑州全力打造“数智”社保服务体系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社保中心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持续深化社保领域“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社保经办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探索构建“云端”智慧社保平台,全力打造“数智”社保服务体系,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如何在疫情结束后通过灵活用工平台精准调配解决就业民生问题?

如何在疫情结束后通过灵活用工平台精准调配解决就业民生问题?

疫情结束后也将带来一些就业和民生问题,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有专家建议,央行应该适度放松货币政策,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资金成本,考虑为困难企业的贷款提供临时性的贴息。为中小企业提供税...

市面上有哪些灵活用工的企业?

市面上有哪些灵活用工的企业?

2019年七月依然过半,国家经济新常态形式下新出台的财税政策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由于政策的变化,国家的引导与扶持,灵活用工的企业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小高峰。那么对于企业而言,是否需要通过灵活用工来进行...

打听同事工资被开除冲上热搜,想要工作自己做主可选择灵活用工

打听同事工资被开除冲上热搜,想要工作自己做主可选择灵活用工

近日,一则“打听同事工资被开除”的消息冲上了热搜,有网友发帖中声称自己问了一个加班时间差不多的同事工资数,第二天就有人力资源的同事找他谈辞退的事。这件事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有网友认为在单位不能问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