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共享用工等灵活用工模式受到肯定,起到稳定就业作用

共享用工等灵活用工模式受到肯定,起到稳定就业作用

admin 5年前 2628 0

随着我国共享经济逐渐成熟,我们接触的共享产品和共享服务也越来越多,比如共享助力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用工等等。近期,人社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的通知》,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该通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灵活用工的共享模式,明确了灵活用工中共享员工的权益保护和责任的划分等,为缓解企业经营压力、解决员工就业困难等问题提供了指导。这样才能解决城市服务业人员数量、质量短缺的发展问题。

微信截图_20201217160242.png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鼓励下的灵活用工平台,帮助有需求的企业精准、高效匹配人力资源。平台把企业间共享用工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共享信息库范围内,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企业缺工和劳动者信息,根据有用工余缺的企业发布的供求信息,按需匹配专业人才。同时平台加强灵活用工服务,对开展共享用工的劳动者需进行岗前培训、转岗培训的,可按规定纳入技能提升培训范围。对开展共享用工的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权益保障,面临职业前景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尝试新的经营方式。灵活用工的适用对象是各企业(用工富余企业和缺工企业),尤其是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稳岗意愿强烈的企业,以及因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长期停工停产企业。企业转型灵活用工,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用工余缺调剂合作,对解决用工余缺矛盾、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稳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加强对共享用工的指导和服务,促进灵活用工有序开展,进一步发挥灵活用工对稳就业的作用。

相关文章

就业回暖升级,灵活用工成“刚需”

就业回暖升级,灵活用工成“刚需”

2020年以来,网络兼职、远程办公等新经济像一股新力量突然崛起,数字化就业、灵活就业、共享员工等新型就业形态大量涌现,劳动者就业选择更多样,就业方式也更灵活。灵活用工,“灵”在不拘泥于工作单位,可以做...

对话 | 探索新就业形态保障机制 外卖行业社保新实践开启人力资源服务新篇章

对话 | 探索新就业形态保障机制 外卖行业社保新实践开启人力资源服务新篇章

对话嘉宾田大洲: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聂有诚:亚太人才服务研究院执行院长梁雨钝: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外卖行业作为新就业形态的典型代表,其从业者的权益保障问...

浙江嘉兴:“三向发力”深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浙江嘉兴:“三向发力”深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浙江省嘉兴市聚焦服务能力精进、体系基础夯筑、智慧效能提升三个维度精准发力,持续深化基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服务精准化、智慧化水平。聚焦服务能力精进,赛训融合强根基。以承办第四届浙江省公共就业...

北京:三渠道为流动人员转递档案

北京:三渠道为流动人员转递档案

为优化首都营商环境,方便企业群众办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业务,进一步规范和畅通档案转递渠道,近日,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合作,将在北京市新开通以“特安邮件”为标准的邮...

更好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更好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针对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最低工资标准适用尚不明确、平台规则制定不够公开透明、维权服务渠道还需进一步畅通等问题,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

企业灵活用工制度让员工不再打卡上班

企业灵活用工制度让员工不再打卡上班

在公司办公,上班打卡,下班签退这是绝大多数职场人的常态,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公司制度。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严格规范考勤未必是一件好事,许多工作也不是一定要在公司完成,在家办公反而效率更高。比如今年...

海南:平台企业应对集群注册个体户进行税收监管

海南:平台企业应对集群注册个体户进行税收监管

近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征求《海南省平台经济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修订稿)》(以下简称《办法》)意见的公告。其中明确平台企业应向税务机关提供其与集群注册个体户签订的税收监管协议,并承担日常税...

走进零工市场,只见大厅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短期用工、临时用工、小时用工等招聘信息。登记区前,服务专员正在帮求职者完成拥有技能、期望工种及薪酬等个人信息的备录。通过“智慧化人力资源市场”网站和线下工作人员“针对性”岗位找人,务工群众很快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务工群众杨建国表示:零工市场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以前找工作要到处跑,在每个中介公司去找,现在想找到心仪的工作,只要来到零工市场就可以找到。

黔西:打造零工“小市场” 提供就业“暖心港”

零工“小市场”,就业“大民生”。近年来,黔西市加快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公益服务”原则,以即时快招服务为核心、以技能提升和权益维护服务为支撑,向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