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浙江嘉兴:“三向发力”深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浙江嘉兴:“三向发力”深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admin 2周前 61 0

浙江省嘉兴市聚焦服务能力精进、体系基础夯筑、智慧效能提升三个维度精准发力,持续深化基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服务精准化、智慧化水平。

聚焦服务能力精进,赛训融合强根基。承办第四届浙江省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契机,将竞赛标准融入日常练兵,以赛促学、以赛促训,重点强化职业指导师、求职能力实训讲师等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定期组织专项培训与业务竞赛,整合构建“人社专员+就业经办员+协理员+社工+网格员”基层专业队伍,提升需求洞察、职业指导、人岗匹配能力,为提供分层分类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提供坚实人力支撑。

聚焦体系基础夯筑,阵地织网强覆盖。夯实“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成果,推动服务网络下沉均衡覆盖。以“县城—中心镇—重点村”为发展轴,统筹镇街村社、零工市场(驿站)、高校等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嘉兴辨识度的城乡一体化零工市场服务体系。累计建成零工市场(驿站)134个,实现中心镇全覆盖,被认定省级零工市场5家,并力争于2027年底实现省级零工市场县(市、区)全覆盖。大力开发整合多元化岗位资源,确保服务触角有效延伸至最基层,截至目前累计发布零工岗位5.05万个,帮助零工求职者实现就业2.64万人次,为稳就业、促共富筑强基。

聚焦智慧效能提升,靶向闭环强服务。对标竞赛标杆与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模式驱动效能提升。紧扣重点产业布局,推广“技能提升+精准就业服务”融合模式,着力打通“需求洞察—技能培训—岗位匹配—效果评价”服务闭环。打造“即时签约”“即时投保”“即时支付”三大模式,探索毗邻协作模式,助力三地五镇沪浙毗邻“新质城镇圈”发展。探索“AI+就业服务”新模式,借鉴海宁“智慧就业码”经验,融合多模态技术赋能人才精准画像、智能人岗匹配、个性化职业指导及精准政策宣介,实现服务状态实时反馈,全链条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体验与效能。通过数字化手段破解服务跟踪反馈难题,推动服务效果可量化、可优化。


相关文章

灵活用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

灵活用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

据央视网消息7月22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人社部表示,将实现专...

如何解决超千万人数毕业生就业难题?灵活用工平台的精准调配方案

如何解决超千万人数毕业生就业难题?灵活用工平台的精准调配方案

高考结束,马上又迎来了毕业季,预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受疫情影响,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受到不小的冲击。疫情影响之下的不仅仅是应届毕业生,时代变...

电商和实体店共享员工,特殊时期灵活用工市场广阔

电商和实体店共享员工,特殊时期灵活用工市场广阔

几年前,线下传统等实体店铺店恐怕没想到有一天会和“老对手”互联网电商握手言和,并在对方的帮助下“共享员工”解决员工临时的待岗问题。2月6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正式推出了一个类似于职由人的灵活用工平台...

安徽蚌埠:“三位一体” 精准服务创业者

安徽蚌埠:“三位一体” 精准服务创业者

为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提升创业服务质效,安徽省蚌埠市人社部门创新服务模式,举办“源来好创业 筑梦赢未来”创业服务进街区活动,常态化开展“周六创业课”“创业创新培训课”等系列创业服务活动,持续完善创...

数字经济时代下用工新理念——灵活用工

数字经济时代下用工新理念——灵活用工

2021年以数字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正在被全社会推动,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对于人力资源行业来说,在新阶段要有新的格局和理念。新业态下的灵活用工将成为推动劳动力市场管理的...

上半年天水市累计服务零工群体2.09万人次 促成就业1.06万人次

上半年天水市累计服务零工群体2.09万人次 促成就业1.06万人次

建设零工“小市场” 助力就业增收“大民生”上半年全市累计服务零工群体2.09万人次 促成就业1.06万人次每日甘肃网7月14日讯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王琴】近年来,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

四川遂宁:建优零工市场

四川遂宁:建优零工市场

四川省遂宁市将零工市场纳入“人社+”服务体系建设,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新”建阵地。采用“政府主导+公司运营”模式,建立健全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制度机制,明确零工市场建设运行“有体系...

教育部辟谣取消教师寒暑假,灵活用工模式给个人用户更多自由空间

教育部辟谣取消教师寒暑假,灵活用工模式给个人用户更多自由空间

前几天网上有传言要取消教师寒暑假,当时就引发过全网的热议,如今,教育部辟谣取消教师寒暑假的情况,称既要保障教师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研、培训留出时间,所以“取消寒暑假”的说法没有依据。从这里我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