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福建长汀:“赶集日+零工服务”打造“家门口”的求职平台

福建长汀:“赶集日+零工服务”打造“家门口”的求职平台

admin 4个月前 182 0

1745201293295440.jpg

4月9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人社局就业促进股联合长汀县零工市场、河田镇党群服务中心,借清明节后首个河田赶集日契机,在河田镇农贸市场门口举办“灵活就业促增收,零工服务惠民生”长汀县零工市场专场招聘会。通过打造“家门口”的求职平台,让乡亲们“赶集求职两不误,岗位送到心坎里”。

此次招聘会聚焦“零工市场推广+本土企业招工”双主题,河田镇5家优质企业入驻,涵盖了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机械加工、家政保洁等多个领域,提供普工、技工、服务员、电商客服等超100个就业岗位。现场特设政策咨询区,工作人员手把手教零工群体注册“长汀零工市场”线上平台,一键获取岗位信息、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一站式”服务,让灵活就业展开“数字翅膀”。

6.jpg

“以前找零工靠熟人介绍,现在政府搭台,岗位多、选择多,还有专人指导签合同,我们更放心!”现场求职者沈金华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企业招聘负责人也很有收获,借助赶集日人流量大的优势,不仅招到了本地熟练工人,更让更多乡亲了解了企业,为后续用工打下良好基础。

本次招聘会创新采用“赶集日+零工服务”模式,将就业服务延伸至乡镇末梢。长汀县零工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零工市场已建立线上线下双渠道,常态化提供岗位匹配、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一站式”服务;并引导求职者关注“长汀零工市场”微信公众号或前往长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楼零工市场咨询,得到更加精准的就业信息,实现招聘求职无缝对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5.jpg

长汀县人社局有关负责说,接下来,将持续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不断探索“零工市场”+服务企业用工“新路径”,持续做好服务企业用工保障,助力群众实现“家门口高质量就业”。


相关文章

上海黄埔:打造全景式“零工地图” 开启灵活用工新模式

上海黄埔:打造全景式“零工地图” 开启灵活用工新模式

上海市黄浦区人社部门积极探索,大力推进零工就业服务,形成辐射全域的人力资源联合零工大市场、服务家门口就业的零工集市、零工驿站及线上零工服务等多种模式,为劳动者灵活就业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专业支撑,打造...

零工市场全覆盖 “量体裁衣”找工作 ——河北省唐山市全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

零工市场全覆盖 “量体裁衣”找工作 ——河北省唐山市全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

“听说社区零工驿站能线上找工作,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了微信群,群里每天发的大量招工信息让我很快就找到了工作。”由于需要照顾老人,家住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的高淑芝一直无法外出工作,手头拮据,“在零工市场...

李克强对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作出重要批示

李克强对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作出重要批示

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7月28日至29日在重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于促进社会化就业、更好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

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很多风险,灵活用工成为必选项

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很多风险,灵活用工成为必选项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全国很多地方的防控措施仍在加码。鼓励复工也作为口号喊了起来,但是复工的很多现实条件仍然没有达到,甚至缺少推动它们快速形成的实际动力,比如,很多地方不鼓励在外地的工作者迅速返回,甚至一...

聚焦 | 以“零工小市场”服务“人力资源大市场”山东托牢灵活就业群体稳稳的幸福

聚焦 | 以“零工小市场”服务“人力资源大市场”山东托牢灵活就业群体稳稳的幸福

文|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衣军强山东紧贴市场需求,创新工作思路,按下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发展的“加速键”,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零工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立项启动《零工市场设备设施配置与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多措并举稳就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多措并举稳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全力以赴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

灵活用工可以有效缓解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灵活用工可以有效缓解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渐成熟,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能够承担更大的压力,所以中国的企业薪酬管理一直是以降本增效为主,但是他们往往面临投资付出大的局面。基于这样的情况,企业无论是在经济发展上还是在基础设施、...

灵活用工破解我国技工荒问题,全面改善技能人才待遇

灵活用工破解我国技工荒问题,全面改善技能人才待遇

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已经超过2亿,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虽然疫情已经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但近年来高级蓝领人才奇缺,技能型人才难求,结构不优、素质不高问题突出,“技工荒”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